郝江平:一切以学生为本
发布时间:2015-10-20 | | 浏览量:
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我在教学中坚持做好6个字:责任、换位、钻研。
教学思想
以学生为本——我一贯认为,教学的目的不是“讲课”,而是为了真正教会学生,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里真正有所收获,这是“教学”之本。为此,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我在教学中坚持做好6个字:责任、换位、钻研。
责任——面对学生,就要有一种教书的使命感和与人的责任感,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具体体现在出于真心地关心和帮助学生、倾注爱心地严格要求学生、付出心血地讲好每一堂课。
换位——经常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他们需要什么,如何教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开启他们的学习潜能。
钻研——不论是最基本的概念,还是高深的理论、复杂的技术,必须用学生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讲授才有可能实现教学的目的,为此,需要坚持不懈地钻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作为专业基础课,承担着为学生在已学完的基础课程和将要学习的专业课程之间构架桥梁的任务。课程所讨论的是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单元操作,具有很强的工程性。课程包括课堂讲授、认识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内容,量大面广。针对该课程的特点,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理论教学对培养学生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应为实验、实习、课程设计以及后续专业课程进一步培养能力奠定基础。
1. 着重工程研究方法论的教学,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化工原理不同于基础科学,所面临的真实、复杂的实际生产问题,除了少数简单的问题采用数学分析法,大多数问题需要依靠因次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法和数学模型法等处理工程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认识的转变,是学好化工原理的必要条件。
2. 在单元操作的过程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各个单元操作都是根据一定的物理或物理化学原理以达到某个特定的工程目的。在过程分析中,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启发学生积极进行“开发”一个单元操作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重视设计型和操作型的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而生动地讨论各种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并从中提炼观点,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中激起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4. 加强“自主学习”,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单元操作,在课上只是引导学生透彻分析其基本原理、掌握设计方法,教材上的例题大都要求自学,再通过做习题巩固知识。习题中反映出的问题每周点评一次,将学生不清晰或错误的概念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各章结束时安排一次讨论课,精选一些讨论题,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总结、点评。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将需要阐述、分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方式导入。如讲解精馏的操作型问题,欲分析进料组成及进料热状况对精馏操作的影响,设计了两个选择型思考题,以此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附件一1-1)。
为了让学生在上课前能够主动复习上次课教学内容,特别设计了一个【滴水穿石】专栏,每次包括1-2个填空或选择题,尽量涵盖上次课的教学内容。每次上课前提前10-15分钟用PPT打出,上课后先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巩固上次课的知识、顺利过渡到本次课的教学中。
三、精心设计、合理使用多媒体
多媒体辅助教学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而且也被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一项指标。但我个人认为,如何“合理”地使用多媒体应比使用的“多少”更重要。《化工原理》课程研究的单元操作,如塔器、换热器、泵等,其设备结构借助多媒体极强的表现力可以使同学更容易接受;而课程所研究的单元操作的原理、设计方法等又需要板书配合循序渐进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我在合理使用多媒体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1.充分发挥PPT的动态演示功能,精心设计每一幅演示片,使其很好地配合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容量;
2.版面设计力求清晰,章节层次分明,各版均标有教材相关内容的页码,学生即使上课偶有注意力不集中,重新听课也能很快进入主题;
3.将每章中序贯讲到的知识用板块联接或汇总表的方法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从总体上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
四、课程设计的分层次能力培养
课程设计作为化工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综合性及实践性较强,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学习化工设计基本知识的初次尝试。课程设计即要培养学生独立做出决策,包括确定方案、选择流程、查取资料、计算、结果分析等,又要培养学生协同攻关的团队精神。为此精心设计了若干组题目,难度由简到难,根据化工原理课程的成绩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的题目相关,在设计中遇到困难可以协同攻关;同时每一组题目的基础数据又是独立的,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
对课程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设计的题目为一实际气体分馏装置的工程设计任务,学生每10人一大组,分别设计某个处理量下该装置的五个塔;每2个学生设计一个塔,分别设计塔的精馏段塔板结构和提馏段塔板结构;这样一组学生中的每个学生都需要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但同时每个学生的设计之间又相互关联。
和题目设计相配套,在考核方式上也做了相应的改进。由于每组题目设计即互相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在设计结束时安排一次答辩,每组推选一人主讲,回答问题时要求每个学生要独立回答1-2个问题。如此保证了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都能独立完成一个难度适中的设计题目,使其工程设计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五、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
多年来坚持课前认真备课、课后及时总结。针对每一讲都写出了简要教案,将重点与难点知识的教学方法及时更新到教案中。
将各单元操作中共性的研究方法提炼出来,如极限分析法、瞬态分析法、正反制衡分析法等,逐渐形成了自己课堂教学由表及里、深入浅出、分析严谨细致、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