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嫦娥探月,中石大人在列!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2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探月工程成果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们这些年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进一步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力量。

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习近平等同大家亲切握手,并合影留念。

在合影照中,其中有一位就是中石大人。

image.png

石油大学采油工程专业1993届校友贺怀宇,以中法国际载荷中方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了接见。

image.png

贺怀宇出生于1972年,1989年考入石油大学,1993毕业。2001年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年,荣获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侯德封奖”;2011年,荣获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2017年,获评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研究方向为重要地质事件的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地幔稀有气体,陨石及月岩中的稀有气体等。

贺怀宇多次围绕嫦娥六号参加学术和科普活动,接受媒体采访。

今年5月,在嫦娥六号任务发射之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嫦娥六号中法科学研讨会在海南文昌举行。会议围绕“载荷合作,样品研究”议题,推动中法双方在探月工程载荷设备与科研研究深化合作,共同促进挥发分载荷研制与月球返回样品的科学研究。来自中国、法国、瑞典等3个国家的代表70余人出席了会议。贺怀宇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并在开幕式后对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已经进行的月球科学研究进行了回顾报告。

image.png

中法2019年6月签署月球与深空探测协议,当年底开始合作进行月表氡气探测。贺怀宇研究员是中方首席科学家。今年6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法国同行共同组成嫦娥六号任务中法氡气测量仪合作团队,成功测量月球上的氡和钋分布、月球表面的电离辐射以及空间环境的带电粒子等,圆满完成探测任务。

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贺怀宇表示,“嫦娥六号任务期间,中法氡气测量仪合作团队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参与氡气测量仪的运行工作。这是中法在深空探测领域的首次合作,双方强强联合,使得氡气测量仪探测任务取得成功。”

今年6月,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开启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施的样品采集任务。6月25日,完成月球背面采样的嫦娥六号,带着“月球包裹”出差回家,成功抵达地球,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之旅结束。在此期间,贺怀宇接受人民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采访,回顾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研究成果。

“最初,有些人并不看好嫦娥五号样品研究,认为‘国外采集了300多公斤的月壤,研究了50年,你们1.7公斤的样品能有什么新发现’。但最终事实证明,我们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也获得了国内外所有同行的认可。”贺怀宇说。

贺怀宇介绍,嫦娥五号样品的科学研究成就涵盖了月球形成、演化、太空风化作用与机制以及资源利用等多个领域,目前已有70余项研究成果。比如,经研究确认,嫦娥五号样品是人类目前拥有的最年轻月球样品,将月球活动延续的时间增加了约8亿年;太阳风中的质子“注入”月壤表层,在月球的中低纬度月壤中形成了OH和水分子;月球上第六种新矿物——嫦娥石的发现,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月球样品研究引发了地学、天文、物理、化学、生物等各学科研究者的广泛兴趣,推动了我国行星科学的发展,培养了行星科学研究的人才队伍,初步形成了科学、技术、工程融合创新发展的局面。”贺怀宇说。

image.png
image.png

2021年9月21日,中秋节当晚,贺怀宇还作为嘉宾参加由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腾讯公司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月亮嘉年华”——走近科学实验室,揭秘月球的前世今生主题活动科普直播。

致敬!

国之所需、我之所为的中石大人!

中石大服务国之大者的领域

能够下地

能够入海

还能上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