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中石大举办第三届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

8月1日至3日,2024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勘探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油气资源与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大会以“人工智能+油气——驱动油气产业绿色低碳高效新篇章”为主题,设有1个主论坛和5个分论坛,共有110余个会议报告。主论坛共设36个大会主旨报告,其中有八位院士作演讲。

大会采用线下+线上的模式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李阳、李根生、刘合、王国法、李宁、张来斌、谢玉洪,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掌星,美国工程院院士张东晓及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国家管网、延长石油(集团)、阿里云、昆仑数智、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岛理工大学、特雷西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十沣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400余名嘉宾在现场参会。同时,线上有超过5万人通过立方石油视频号、石油圈视频号、寇享学术等通过直播渠道参与。

大会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金衍、联合主办单位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李强为本次大会致开幕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金衍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强调了在全球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下,油气行业变革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他指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作为能源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始终致力于油气工程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油气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为国家的能源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在“大模型落地之路”报告中,从宏观层面阐述了油气行业与人工智能两个领域结合的挑战及发展,讨论了大模型在垂直行业上的应用。邬院士认为,中国复杂的油气藏场景是我们国家油气行业的挑战,当然也是创新的机遇,我们需要乘生成式大模型的浪潮,用好智能引擎,让我们的传统油气行业焕发出新质生产力。

中国工程院李阳院士在“智慧油田建设进展与思考”的报告中,就中石化智能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介绍。李院士强调道,中石化正在构建更为完善的智能油气田技术体系,以推动油气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他指出,智能油气田的建设包括数据库的形成、静动态大模型的实现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和管道运输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中国工程院李根生院士在“智能钻完井技术研究与展望”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智能钻完井领域的最新进展。他指出,全球油气行业正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智能钻完井作为前沿变革性技术,已成为行业热点和发展方向。李院士分享了智能钻完井的理念、关键技术、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展望,并强调了AI与工程环节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中国工程院刘合院士在“油气行业大模型应用的挑战与展望”报告中,探讨了大模型在推动油气垂直领域的三大要素:数据、算力和算法。刘院士指出,油气行业大模型要加强AI和能源复合团队建设,推动大模型自主可控,联合大的IT企业,高效建立一个良好的研发生态。大模型必将推动行业新质生产力,其应用需要从数据、算力、算法等方面做好扎实工作,切忌冒进稳步实施。

中国工程院王国法院士在“能源矿业数字化转型与煤矿智能化建设实践”报告中,阐述了能源的高质量发展与能源安全的绝对重要性,指出要以数据要素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及设计地质勘探,生产运输、销售利用等资产业务全流程和组织制度、人才运营模式、组织架构的全面转型。

中国工程院张来斌院士在“油气智慧管道“端+云+大数据”跨越安全保障关键技术”报告中,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数智化建设对于油气管网安全的重要性。张院士指出,油气智慧管网传统的物理威胁依旧存在,要实现新型攻击模式智能化检测,应对复杂多变的管道信息攻击事故场景,同时入侵检测需要突破物联网阶段,抓住跨域的时间窗口,开展油气智慧管网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泛化性研究,增加信息攻防实际的演练。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掌星,在“基于理论约束机器学习的智能油藏模拟”的报告中,回顾了油气藏数值模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数据驱动与理论约束相结合的机器学习方法。陈院士展示了该方法在提高模型稳定性、降低数据依赖性等方面的优势,认为智能油藏模拟技术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美国工程院张东晓院士在《智慧油田技术》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在油气行业不同尺度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案例。张院士指出,挖掘方程的本质就是知识的发现,AI领域可以加速科学的研究,拓展能力认知的边界,油气行业需要利用AI的技术解决油气行业的问题,做到油气+AI,而不是AI+油气。

在后续的主论坛中,中国石化集团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总经理王子宗,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总地质师王香增,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徐旭辉,中国海油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李中,中国石油勘探院副院长吕伟峰,中国石油经研院副院长罗良才,中国石油数智研究院副院长杨文军,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周军,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建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副校长戴彩丽,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梁永图,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凯,东北石油大学副校长杨二龙,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二级单位以及部分科技领军公司专家领导等依次针对油气勘探开发数智化应用、智能钻完井技术、阿里云大模型的应用、成品油管网智能调度、智能油气藏工程实践、智能钻井技术、油气行业人工智能技术的进展等议题展开报告。

8月3日下午,在大会5个相关分论坛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单位相关专家、各大高校师生80余人进行了学术汇报。

会议同期,依托由学校发起成立的油气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联合阿里云发起业内首个油气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和油气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油气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旨在紧密贴合油气行业的实际需求,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搭建一个集理论研究、技术实践、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平台将充分利用阿里云先进的云计算与大模型技术,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勘探开发、管网集输、油气炼化等领域的深厚专业知识和智能化场景实践,共同探索“大模型+专业模型”的人工智能能力矩阵建设,以期显著提高油气勘探的成功率、优化油气开采效率、实现工程作业提质增效、保障管网安全高效运行、增强油气炼化的生产力。

同时,依托“油气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学校与阿里云将联手打造“油气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企业出题,全行业答题”,每年由联盟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提出赛题方向,征集赛题内容,面向全行业发布,支持高校师生、企业科技人才、个人开发者等开展创新实践。阿里云将提供成熟的天池大赛平台,以及必要的计算能力和大模型服务资源。首届大赛将聚焦于两大领域:一是油气人工智能小模型与大模型的融合创新;二是油气与新能源的智能化融合创新。大赛将为优胜团队提供现金奖励以及创业投资机会等多重激励,共同推动油气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科技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型。

为更好适应国家战略需求,跟踪科技前沿,整合学科资源,挖掘新兴交叉学科潜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于2018年12月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并举办了首届石油石化人工智能高端论坛。为搭建更高更专业的油气数字化及智能化交流平台,加快石油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22年9月16日至9月17日,学校与北京能源协会、百度智能云、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企业机构主办了首届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暨第五届石油石化人工智能高端论坛及第八届智能数字油田开放论坛。至今,学校已举办了三届中国油气人工智能科技大会。大会对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推动了石油石化行业的智能化发展,促进了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还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助力了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编辑 刘晓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