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石大的创校院士
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第一位系主任
他受命担任“顺丁橡胶会战”副指挥
经过数月艰苦奋战
攻克了“争气胶”的生产技术难关
他就是武迟
一句“科学报国”道尽了他的一生
少年意气图救国
1914年12月16日,武迟出生于北京小椿树胡同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故小名“小椿”。受父亲和伯父的影响,少年时他便能咏诗作词。1932年,武迟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他勤奋读书,是理学院获得奖学金的优等生。大学期间他满怀爱国热情,积极参加抗日救亡“一二•九”运动被拘,经学校多方交涉才保释出狱。在工业救国和科学救国思想的指引下,他毅然远渡重洋赴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工专业硕士学位,以期学有所成,为振兴中华作出贡献。
青年时期的武迟
武迟和夫人王君钰合影
1939年武迟硕士毕业,为学习更多的生产实践知识,他参加了化工实践学校,而后在纽约世界贸易公司和福斯特惠勒公司担任工程师。期间,他受到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赏识,留在身边工作,还加入了工程师学会。在该地,他与钱学森等一起编辑会刊。武迟积极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这为他日后回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学成归国心如磐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极大地振奋了武迟报国的激情。1950年,他将自己工作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和大量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与施铨元合作编写了数十万字的教材《基础化学工业技术》,为回国任教做了充分准备。同年,他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和高薪的职务,回国任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开始石油炼制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参与创建石油工程系,并于1952年代理新成立的石油工程系主任一职。
武迟夫妇与友人合影
1953年,武迟与挚友、清华大学同学曹本熹一起,参与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基础筹建北京石油学院,并先后担任学院教授、石油炼制系主任和副教务长,参与创建了石油炼制专业,建立了燃料研究室,组织开展了天然石油和页岩油加工的研究。他在教学中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开设炼油工艺新课程和专业实验室,开展催化裂化催化剂和工艺研究,为石油炼制工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科技人才,为炼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武迟教授、袁乃驹先生与部分1956届炼制系毕业生合影
武迟为学生们上课
科技强国信念坚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合成橡胶的品种和产量都很少。为加快这一战略物资的开发,1965年国家科委在锦州石油六厂进行顺丁橡胶生产试验攻关会战。这次会战是在我国首次自行研究、设计和建造的半工业装置上开工,时任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总工程师的武迟受命全面负责现场的技术领导工作。
20世纪70年代,顺丁橡胶装置小聚合回收塔
他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学术造诣,组织石油部专家和北京石油学院的教师、学生等来自四面八方的科技人员日夜奋战,齐心攻克了全套生产技术和设备难关。从每个工序的试车方案到投料试验,他始终坚持在第一线、现场指挥。一次,他晚上骑自行车去工厂,路上与人相撞,摔倒昏迷,经医院抢救才苏醒过来,但稍事休息几天,他又带病坚持上班。
56年前,1966年9月,合成顺丁橡胶实现工业化生产,填补了我国工业的空白,成为我国石油工业走自己道路的成功范例,被大家自豪地称为“争气胶”。1986年5月,顺丁橡胶工业化科技成果获得国家首届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生产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
武迟在家中工作
武迟是石化战线具有渊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他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石油化工事业,也为北京石油学院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科技人才。“我躯虽衰志未衰,愿继前贤迎盛时。”晚年他重病缠身,靠吸氧维持生命,但躺在医院病床上,他仍逐字逐句地修改研究生论文。在他病危抢救、已不能说话、而头脑仍清醒时,还用颤抖的手写字询问国产重整催化剂的开工情况,并提出新催化剂制备时要注意的问题,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民的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实习编辑 杨文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