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5 月 26 日-29 日,由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省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延安大学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研究中心、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安科技大学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能源经济与管理学术年会暨第十五届中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延安召开。 本届会议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组织大会主题报告,设置17个分论坛,来自海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
研究院张奇教授和潘勋章副教授团队参加了本次会议,博士生滕飞以《Effects of Multi Policies and Technology Learning on Hydrogen Fuel Cell Heavy Duty Trucks Diffusion in China》为题发表汇报,分析了我国逐步取消购车补贴政策后,燃料补贴、禁售政策和税收减免等多种政策以及技术创新对氢燃料电池重卡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是氢燃料电池重卡发展的关键。在市场初期,政策激励可以加速其规模效应的产生。但政策叠加的效果较为复杂,可能会导致政策效果的互相抵消,从而限制氢燃料电池重卡的扩散速度。该研究为促进氢燃料电池重卡销量目标的制定提供分析基础,以及为未来氢燃料电池重卡的市场部署和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博士生刘江枫以《Study on 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 Geology-Technology-Economics-Policy Decision Optimization Model》为题发表汇报,将地质特征变化、技术进步和市场价格波动等多维不确定性引入源汇匹配模型,从而构建了CCUS-GTEP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新疆地区煤电行业的CCUS布局优化中,结果表明新疆地区具有巨大的CCUS布局潜力,将首先以准噶尔盆地油田为主,并逐渐向塔里木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油田扩展,形成亿吨级CCUS集群。
博士生杨珂欣以《Study on a comprehensive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ng multi-dimension effects of vehicle grid integration toward carbon neutrality》为题发表汇报,介绍了车网协同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在调节电力净负荷、减少碳排放、利益再分配等方面的综合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类车网协同技术(有序充电和车网互动)分别在碳中和发展的不同时期发挥了最佳效果,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有序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政策建议。
博士生王璐和硕士生王奕以《中国风电-氢储能投资决策分析 ——基于技术学习效应的实物期权模型研究》为题发表汇报,介绍了中国风电-氢储能项目投资的背景,提出了一项基于技术学习效应的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模型,该模型嵌入基于组件的双因素学习曲线方法以预测技术未来成本。研究结果得到了存储氢气用于再发电的电-氢-电模式和存储氢气用于直接销售的电-氢模式下最优投资决策,两种模式相比,电-氢模式具有更大的投资潜力。该研究为多维不确定性环境下的风电-氢储能投资者提供了合适的投资时机和发展潜力分析。
博士生邵天铭以《China’s transportation decarbon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 A segment-mode analysis using integrated modelling》为题发表汇报,应用改进后的GCAM模型探究中国交通部门在‘子部门-模式’层面下的减排路径以及电力、氢能等低碳能源的交通发展规划。该研究厘清了各交通子部门和模式在碳中和目标下的减排路径和贡献,为中国交通部门的减排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政策参考建议。
博士生高鑫以《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隐含碳及影响因素:省级尺度分析》为题发表汇报,介绍了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的隐含碳排放省级分布以及各省隐含碳变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中国对欧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省级分布差异显著,生产结构效应或直接碳强度效应是绝大部分省份隐含碳变动的首要影响因素,为中国管理隐含碳及未来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