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校友,迎校庆”暑期社会实践第五团队-“剑指波涛苍茫,共谋母校未来”,由科学技术研究院四名研究生,一名本科生和一名指导老师组成,奔赴天津,唐山,盘锦三地开展校友寻访活动
校友介绍
郑利辉,于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储运专业,现为高升采油厂技术大队生产办主任,工程师。
浪子回头,勇攀高峰
刚入学时,师兄对学校的印象就是“精致”。校园精致,学术氛围精致,十分符合他脑海中对象牙塔的最初印象。专业课老师体现的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耐心的授课态度都让他印象深刻。
提到校园生活,他记忆最深的是收到学业警告通知单。那是大二的下学期末,高等数学和C语言两门4学分的课程不及格。这一份学业警告通知单如同当头棒喝,警醒了他,让他的心慢慢的收回来。他强迫自己坐在讲桌的第一排中间,就这样“吃了两年粉笔灰”,不仅拿了中石油的奖学金,还当上了班长,感觉十分不错。
迷途困境,寻找出路
师兄毕业后连续8年在一线单位,也曾迷茫,也曾彷徨,无助,当时与他同一届毕业的同学大多被分到厂机关、地质研究所及工艺研究所,而他还在基层摸爬滚打,偶尔借酒消愁,但是这些负面情绪宣泄完后,还要主动想办法去解决。在谈到这段经历时,师兄说道:艰苦奋斗是我们石大的精神,大家可能以为这是在野外工作条件下艰苦战天斗地,而我现在处于另一种艰苦的环境,也要克服并战胜它。
作为高采最偏远的单位,他扎根张一基层5年,把全部精力投入都到高升油厂集输事业中。作为技术员兼副队长,在生产管理、节约挖潜、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贡献突出。
厚积薄发,卓有成就
厚积薄发这四个字,是在采访过程中师兄说过最多影响最大的四个字。师兄在调入集输大队机关后的两年时间里,厚积薄发,共实施技术创新项目8项,节约生产成本近300万元,并赢得了许多奖项。在基层,尤其是在学校中,他不断地积累着知识和经验。“工作以后大多数毕业生只能用到所学知识的十分之一,但是这十分之一也是你在大学时学的,假如没有学好基础知识,去了单位现场这个也不认识,那个也不懂,事到临头再重新学,很影响工作进度。”
基于一线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让同事们工作更省力是师兄一直的奋斗目标,2014年师兄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技术创新工作室——郑利辉技术创新工作室,选择用自己的创新基因去提出一个个管理创新模式和技术创新成果,真正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
校友期望
在采访的最后,师兄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的建议:
1、工作之后,要学会融入身边的环境,多多向前辈、长辈虚心请教,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多做事勤思考,才能更快的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质。
2、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雷军说的一个话,我引用一下:看一,望二,设定一个明确的短期计划,一步步实现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