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第六团队由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三名研究生、两名本科生和一名指导老师组成。
王晓勇
1991-1995年就读于石油大学北京本科
1997-2000年就读于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
现任科氏工业集团,中国区甲醇商务经理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千桃李;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王晓勇师兄印象最深的老师是入学的时候教他们无机化学的沈海老师,现在应该已经退休了。沈老师非常的尽心尽力,善于启发和开导,善于激发同学们主动思考的积极性,并且会很有耐心的去教导同学。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大三的时候,王晓勇师兄的一位室友突患疾病,在一个多月住院的日子里,同学们轮番去医院照顾他,一心帮助舍友,减轻他的痛苦。然而,舍友最终还是因为病情逐渐加重,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这让他重新思考了很多生命的意义,他坚定,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出自己的价值,像“铁人”王进喜那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
“道路是曲折的,未来是光明的。”
1995年本科毕业后,王晓勇师兄就职于兰州炼油化工工厂。两年后回校读研。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2007年离职,赴厦门工作。2008年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2016年就职于科氏工业集团工作。
提起在校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区别,他认为,在校学习的过程目标明确、直观,结果一目了然。但是工作之后就需要自己探索,自己定目标,需要有终生学习的信念和用于迎接变化的心态,硬实力和软实力不断进步,才能在社会立足。
在石大,他一直努力锻炼自己的吃苦能力和抗挫能力,这让他在工作后遇到挫折的时候,能够冷静的寻找原因,提升自己的能力。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王晓勇师兄说,虽然社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选择和奋斗的方向也都不是唯一的,但是,学弟学妹们一定要选择正确的奋斗方向,在这个方向上不断努力、不断学习,遇到困难就攻破它,才能走的更高,走的更远。
在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时,不仅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去制定人生规划,也要根据专业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去学习新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