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建校65周年,进一步加强与校友的联络,凝聚校友力量,引导和鼓励石大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石大组织开展“访校友,迎校庆”寻访优秀青年校友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队
《13支社会实践团队》
通过一番激烈的角逐,石大共评选出13支“访校友,迎校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拟寻访4个片区,13座主要城市的校友。
寻访培训
《培训现场》
为了帮助各团队高效的完成社会实践内容,顺利进行采访活动,校庆办联合党政办公室和党委宣传部为实践团队进行采访及新闻等内容的培训。
物资准备
为了鼓舞团队士气,更好的完成本次“访校友,迎校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校庆办公室于学活403举办出征仪式,为团队授旗以及发放校友礼物、介绍信、采访提纲等物资。
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13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开展行动,并取得良好的成果。
以下为“访校友,迎校庆”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团队成果展示 。
第四团队“访校友,迎校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由5名成员组成,成员分工明确,由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曹娜担任指导老师。
1. 神奇的营销人——李涛校友
2003.6-2007.9就读于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目前任职为北京时空视点整合营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数字营销中心总经理。
2003年的夏末,李涛校友成为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一名新生,在日后的大学生活中,他和我们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同学们有一些共同的地方,例如当过班长,转过专业,参加过社团,参加过实习等,但是李涛校友秉着“不鸣则已,一名惊人”的信念,他所在的班级获得过“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创造了一个“小话剧”社团,并举办了多场大型表演活动,他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兴趣所在,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转移到营销专业并在大四阶段参加了蒙牛营销的实习。
关于营销,李涛校友以最“接地气”的方式像我们介绍了他的行业,通过我们平时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前程无忧”招聘网站开始,带我们走进营销的世界,李涛校友从广告、公关和传媒三个方面,条理清晰的像我们说明了三者的区别以及包涵的具体内容,为了帮助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李涛校友亲自写了板书,并借助于做过的案例让我们更真实更直观的看到营销行业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2.知识创造价值——苏庆新校友
本科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还没有成立,苏师兄就读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前身——华东石油学院。回忆起在华东石油学院的生活,苏师兄谈起入学时的艰辛,十七岁时从福建坐火车到东营要坐30多个小时,东营地理位置很偏。他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刚刚开学买水壶,他们打了开水涮一涮,旁边学姐就批评说新来的81级新同学不知道我们用水有多不容易。他们以前用的水是定额的。虽然条件艰苦,大家学习干劲十足,当时就已经对英语学习要求很高,苏师兄回忆到,我们当时有个英语通过考试,如果能通过考试就能和外国人学习口语,当时外国人还没有那么多,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机会,学校当时的图书馆,号称藏书五十万册,座位特别有限,要提前很早去才有座位,石油学院的孩子学习很刻苦,一教到了晚上还有很多人学习,我们学校是个学习气氛很浓的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四年踏实的学习,让苏师兄养成了脚踏实地汲取知识的习惯。苏师兄说“在我的记忆中是个荒凉的学校,但我们人生中最好的四年是在那度过,现在想想印象还是很深的。”
谈起工作后,苏师兄毕业以后分到了天津,在国外工作过一段时间又回到了国内,期间令苏师兄印象最深刻是石油勘探行业其实对知识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现在我们石油勘探开发是使用全球计算机系统应用最广泛的,地质及调出地层模拟索引也都是尖端的科技,以前在八十年代学的基础是远远不够的,当时的计算机课计算机还是读卡片的,现在直接输入程序就可以了。苏师兄说道“所以我后来觉得读书非常重要,读书改变命运,不读书你不知道很多事情,读书之后你才有能力。” 所以苏师兄在工作后选择回到学校全日制读完了硕士和博士。说到专业知识,苏师兄侃侃而谈。井队开发勘探其实风险很高,测井需要很多危险品,商学院的我们并不知道测井的过程,说着苏师兄给我们做了简单介绍,想象地球是个西瓜,首先要把西瓜拍照,用炸弹爆炸之后产生振动,再经计算机处理,就把地层一层一层画出来了。苏师兄在采访过程中多次提到知识的重要性,苏师兄强调知识很关键,没有知识就创造不了价值。
3.敏而好学,迎难而上——于宛艳校友
1997-2001年就读于经济管理系工业外贸,2000-2003年就读于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目前任职于昆仑信托有限公司信托六部经理
于宛艳校友本科阶段就读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管理系工业外贸专业,在本科阶段她成绩一直较为优异,课余还参加过辩论赛以及数学建模比赛,在大三期间成功考取了本校研究生,就读于企业管理专业,在学期间她会经常跑到图书管看书,也会到其他学校听一些讲座或者参加一些校园外实习,当我们询问校友如何协调众多事情的时候,于宛艳校友运用运筹学的知识为我们解答困惑:“当你有很多目标的时候,首先要将目标排序,然后确定目标的重要性及完成手段,同时合理分配时间,形成一个网络结构图,这样你就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会缓解自己因众多事情而面临的压力。”
关于工作,于宛艳校友最初在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任职,2009年由于公司发展需要,中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收购了金港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名称变更为“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在面临工作内容的变化时,没有退缩也没有畏惧,于宛艳校友等一批公司骨干就来到了现在的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始拓展信托业务,“要做就做好”这是于宛艳校友的理念,除此之外于宛艳校友还和我们分享了沟通的重要性,“耐心的听别人说完之后,准确并迅速的传达自己的观点,达到有效的沟通。”,在和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于宛艳校友也是这样做的。
4.腹有诗书气自华——张品先校友
张品先校友当年在华东石油学院读了最后两年本科后,又任职于长江大学,接着就考取了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硕士,然后继续攻读博士。回忆起当年的求学经历,他也是充满追忆与感慨。张品先校友说:“当年的我们学习没有那么多的自主性与目标性,只是单纯的为了追求知识,做学术研究而去学习。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规划,更何况毕业就业之类的。”也正是由于这种求学的单纯与艰难,因此他与导师的师生情谊尤其深厚。当时我校的经管学院没有博士点,所以导师为了让他能够攻读博士,能够继续学习,请求其他工程院系的教授开展联合培养。而他也不负导师的期望,成功考取博士的联合培养班。这种不断求学的精神正是我们年轻学子应当学习的优秀品格。
在讲述完求学经历后,张品先校友也给了我们团队他对于大学生在校的一些好的建议:首先最重要的一定是学习,知识是基础,它锻炼了我们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对于经济管理类的人才。思维方式和技术水平是两种概念,而知识的学习对于思维方式的养成是十分重要的。其次是基本本领,外语可以开拓眼界,有些情况下外语对于工作效率也是有帮助的;计算机也是一种本领,一些基础的操作,如office办公软件的一些基础用法。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基础操作是必不可少的本领。
寻访总结
在采访校友的过程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不同年龄的校友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激情,但是母校让我们成为一个集体,我们共同书写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们共同秉承着“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并怀抱“今天我以校为荣,明天校以我为荣”的决心而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