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禄,男,汉族,山东人。1956年出生于青岛。现任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1977年考入华东石油学院,1982年毕业后,在石油部物探学校担任教师;1985~1992年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1993年任《中国民办科技实业》杂志编辑部主任;1993年8月创办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至今。兼任北京市政府顾问,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资深顾问研究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曾获科技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20年先进个人、中关村科技园区20周年突出贡献奖、2009年度中国管理咨询年度人物等荣誉。王德禄主编《科学与和平丛书》、《创新中国研究系列》、《GEI创业丛书》、《知识管理的IT实现》、《中国增长极》、《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创业是中国的希望》等书籍。是企业战略、区域创新、产业规划、科技政策、知识管理领域咨询专家。
石油大学77级,开启独立思考之路
1975年,王德禄高中毕业。由于文革期间取消了高考,下乡回城后他只好进入青岛酿造二厂当了工人,后成为制醋车间主任。1976年深秋十月,他参加了青岛市庆祝粉碎“四人帮”大游行,游行的场面热烈,他的心情也很激动,他心中埋藏了多年的一个梦想似乎要复活了。游行结束后,他与工厂的同事来到了栈桥下面,坐在岩石上聊天,他把心存已久的秘密说了出来——考大学!这在那时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一向对政治比较敏感的王德禄却感觉到,四人帮的倒台意味着高考很可能要恢复了。1977年秋,王德禄终于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东石油学院。
王德禄说,大学给了他三样东西:第一是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这对他之后的发展至关重要;第二是科学方法论。这为他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是广泛的人脉关系。在进行高技术产业咨询的过程中,王德禄发现人脉关系网络是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正是戈革(《玻尔全集》中译者)、许良英(《爱因斯坦文集》中译者)为他打开了在北京学术活动的人脉网络的门径与视野,也正是启自大学的人脉网络,使他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1982年,王德禄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石油部物探学校担任教师。在教学之余,王德禄研究科学史和科学与和平问题,并与许良英、戈革保持着密切联系。恰巧在1986年前后,中国开始逐渐转变“战争与革命”的观念,尝试提“和平与发展”的理念,并准备召开和平会议时,中国科学院把王德禄调到北京,为和平会议做准备。
1986年,《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和中科院政研室合并成立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王德禄被正式调到了该所。调入北京后,他花了更多时间参与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不但研究原子时代、爱因斯坦、和平问题,还研究中国的科技政策和科学史问题。在担任“科学社会学与科技政策”栏目主要编辑时,王德禄与南开大学的刘珺珺教授合作翻译了《无形学院》一书。他感觉,他和一些朋友为同一个目标努力思考、争辩,参与和组织各种学术活动,也应该叫“无形学院”。王德禄还深度参与军转民工作,并编辑出版了《中国军转民手册》。1992年,王德禄与他的无形学院在湖南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了一套《科学与和平》丛书。
创业,追求知识分子的独立性
在中关村,王德禄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大。胡耀邦、赵紫阳提出要重视新技术革命,由此在社会上掀起新技术革命大讨论。王德禄也读了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王德禄认为,改革开放以后,真正给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的是新技术革命。他说:从来没有一件事情像新技术革命这样,让我如此激动,让我有投身于这场革命的冲动。
王德禄认为不管是企业家、思想家、教育家……,都必须独立思考,知识分子当然也不例外。要独立思考,就要有独立的经济基础。1989年以后,中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第一次让知识分子有了独立的经济基础。王德禄也在一次次深入思考后彻底转变了思想,他意识到知识分子要想坚持自我,必须自由、独立,下海获得生存权,过有尊严的生活。所谓有尊严,一方面是追求经济和思想独立,另一方面是追求成功。
1990年代,王德禄的很多朋友都出国了,他却决定留在国内,下海创业。有了创业的想法后,他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进行了充分的准备。1992年,王德禄经人推荐成为中国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旗下《中国民办科技实业》杂志编辑部主任。面对这本经营情况并不好的杂志,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从1993年的第一期杂志开始,不仅可读性增强了,而且在全国的民营企业中也有了影响力,杂志很快扭亏为盈。这是王德禄第一次以经营者的身份开始实体运作,不仅挖到了第一桶金,也为自己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由于办杂志,王德禄几乎每天奔波于中关村,接触了当时很多知名的民营企业家,他们讨论和核心是战略问题,既是公司的战略问题,也是中国未来的命运问题。在交流中,企业家们发现王德禄对战略十分敏感,眼光也很超前,一些民营企业家劝他出来创业。
1993年8月26日,王德禄成立了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
三观结合:长城所的业务轴心
长城所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一个“与民营企业共同成长”的愿景。长城所第一个顾客是四川希望集团,合作9年期间,长城所帮助希望集团从净资产1亿元发展成为超过200亿元规模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从此开始了长城所较为成功的企业咨询业务。
1995年,劲酒吴少勋厂长派人找到长城所,进行劲酒名牌战略项目的合作,从此开启了双方长达20多年的合作。1997年,劲酒改制,当年效益就翻了一番。如今,劲牌公司早已成为保健酒领域的龙头企业。
1994年7月,北京市科委软科学处拨出专款,由长城所和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联合承担的“二次创业”的课题研究正式启动。这是长城所第一个政府项目,也是北京市科委第一次支持民营企业为政府提供咨询服务。长城所和试验区办公室的合作,开创了政府软课题向民营企业采购的先河。之后,长城所曾协助政府完成中关村“六化发展战略”、中关村区域创新网络体系等课题研究。
1995年5月,长城所受原国家科委委托,承担了国家软科学计划课题“高技术大公司战略”的研究,首次对中关村早期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全面战略研究,前瞻性地提出从创业到有影响的大公司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我国民营创业企业到高技术大公司的路径。
与大部分咨询公司不同的是,长城所并没有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专注于某个细分领域的咨询业务,而是一直在围绕新经济开展业务,按照具体客户的不同需求提供各类咨询服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观”咨询业务体系——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微观咨询业务、以产业为主的中观咨询业务、以高新区将为主的宏观咨询业务。在企业微观咨询中,长城所始终站在前沿,并开拓出瞪羚咨询和独角兽咨询;在中观咨询中,长城所率先提出产业在价值链上“分解分解再分解”,在区域上“集聚集聚再集聚”。并随着新经济发展不断深入,逐步拓展到产业生态理论;在宏观咨询领域,长城所已经陆续做出了从区域创新理论、区域崛起理论到全球链接、区域辐射和区域个性等诸多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由于三观咨询同时开展,因此长城所最大的特色是“三观”融合与洞见能力,为客户提供具有洞见力的新经济咨询服务。
民间智库,寻求知行合一
随着政府客户和项目的不断增加,长城所实际上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开始扮演双重角色——咨询公司和民间智库。
2002年,长城所推出《中国E跨越》研究报告,前瞻性地预判出电子商务对工业信息化发展的牵引作用,即使在今天看来,对我国当前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仍有重要借鉴意义。
2003年,王德禄参加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并担任人才组副组长,最后提交了《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2004年,长城所首先提出“中国制造”的概念,并发表了《中国制造》系列报告。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中国制造”走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引起国际关注。
2009年7月,首届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举行,王德禄在参会后才赫然发现,自己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民间机构代表。中国的民间智库起步很晚,能够生存下来的也不多,而王德禄带领的长城所,不仅生存下来,还在不断发展壮大:2008年建立宁波业务中心,2010年建立武汉业务中心,2012年建立广州业务中心,2014年-2016年连续建立天津、成都、济南三个业务中心。今年,长城所还将在沈阳、南京建立业务中心。长城所的业务已经遍布中国各个省份,并与硅谷、以色列等建立了长期合作。
作为智库专家,王德禄十分重视理论方面的探索。20多年来,长城所不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咨询方法论体系,还发布了《中国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中国&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等影响力很大的系列报告。王德禄本人先后出版了《知识管理的IT实现》、《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创业是中国的希望》等专著。
2009年2月,王德禄与赵慕兰赴硅谷考察,启动了自主研究课题“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该研究历时近3年,期间王德禄3次考察硅谷,访谈了硅谷数百位硅谷和中关村的创业和投资人。2012年4月,《硅谷中关村人脉网络》由清华大学正式出版。
2015年,长城所开始关注独角兽企业。在这之前,全球共有5个独角兽企业榜单,都由美国人发布的。基于大量的企业咨询案例研究和理论探索,长城所总结出独角兽企业成长理论,并结合国际独角兽企业标准及国内企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独角兽企业标准。2016年2月29日,经过半年多的收集汇总,长城所和中关村管委会合作发布了“2015年中关村独角兽企业榜单”,这是全球第6个独角兽榜单,也是唯一一个不是美国人由发布的独角兽榜单。此后,2017年、2018年,长城所两次和科技部火炬中心联合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影响与日俱增。
近些年,王德禄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长城所的智库建设,特别是社会责任的承担上。2016年5月,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专业委员会成立,长城所作为秘书处所在地,王德禄当选常务副会长。随后,长城所策划了“创新双月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国家高新区的改革创新发展设定主题,从2016年8月起,每两个月组织一次小型论坛活动,邀请科技部、火炬中心、国家高新区、专家等参加,共商未来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新路径,促成交流合作,并将长城所作为永久会址。
在长城所成立20周年的时候,王德禄曾说:如果说我生逢其时,那就是我做出的最主要成绩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和事业尽量做到了统一。20年来,在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知识管理、产业哲学、产业集群、区域个性和区域崛起等等一系列企业家、大学教授关心的前沿领域中,我们一直保持着超前的探索。
平台化转型:建设创新创业生态
2015年,长城所在宁波建立商业模式概念验证实验室,以将头脑风暴做到极致的方式,去挖掘、培育最新的商业模式、最快成长的项目。成立以来,实验室在国内外首创“创业辅导+头脑风暴+人脉链接”新型服务模式。
2016年初,王德禄正式提出长城所往平台化方向转型的构想。2月,长城所发布报告,正式提出“创业-瞪羚-独角兽”的企业爆发式成长路线图。同年,长城所在组建了光谷瞪羚俱乐部、独角兽俱乐部。
2017年,长城所在北京打造长城商学院服务品牌,并在武汉、宁波等地设立培训中心。长城商学院坚持“观念领先、特立独行、知行合一、开放共享”发展原则,应需为企业、政府等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
如今,长城所即将应该25岁生日。王德禄在此时为长城所提出了新的愿景,他说:这5年来,我们正在成为创新高地创新创业生态的建设者,未来长城所的目标是成为国内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