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石油精神

自留清誉在人间

来源: 作者:徐述华 发布时间:2015-03-10

    我第一次见到曹先生是在1950年。当时我们接触不多,但有几件事至今难忘。

  当时,燃料工业部批准在清华大学化工系设立燃料研究室,并在校内张贴了燃料研究室招聘大学化学系毕业生任助理研究员的广告。当时我正急于求职,见到招聘广告后喜出望外,急忙携带大学毕业证书及学习成绩单去化工系报名。不久后接到通知,让我去应试,主考是系主任曹本熹先生。我需要工作,应聘的又是向往的研究工作,因此紧张的心情实在难以描述。内心思忖,想必系主任是一位很严肃的老先生,我该如何回答问题呢?一见面,没想到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年轻先生,他面带笑容问我的第一句话是:“是不是在家不好玩了,想出来工作?”我忐忑不安的心情立刻放松了,急忙回答:“我愿意工作,也需要工作。”不久,我就收到了到燃料研究室工作的通知。现在我已是耄耋老人,曹先生也已辞世多年,但当年曹先生平易近人的模样,依然鲜明地留在我心中。

  1952年,燃料研究室撤销,我留在化工系任助教,分配在化学教研室,担任有机化学的教学工作。而后,曹先生受命筹备北京石油学院。在筹备工作中,我认为曹先生秉承了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在中国大学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以我所在的化学教研室为例,曹先生筹备学院时,一开始即聘请了著名的化学专家傅鹰先生和张锦先生。张锦先生在有机化学教学上有丰富且独特的经验,并且非常重视科研工作。我有幸担任张先生的助教,受益匪浅。在筹备迁入新校的过程中,她亲自带着有机化学的年轻教职工包装易碎的玻璃仪器。此时方知,当时在国内难购的Pyrex玻璃仪器,不少是曹先生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钱在国外购得的。

  北京石油学院建校不久,苏联专家常应邀来校讲学。一次学校邀请了一位石油油品添加剂专家,我去听专家的学术报告,坐在后排,未料曹先生静悄悄地坐在我旁边的座位上,毫无领导架子。我在清华时,曾听过俄文课,在北京石油学院建校初期又参加了一期俄文培训班,因此还能阅读俄文化学文献。在听报告过程中,曹先生低声问我,是否知道专家介绍的添加剂,我回答“知道”,曹先生微笑着点头。他当时担任学院领导,工作头绪纷繁,还抽时间以普通教师身份来听学术报告,并且如此关心年轻教师的业务,对我是很大的一种鞭策。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曹先生调离北京石油学院,去核工业部任职。曹先生的夫人魏娱之先生仍然留在无机化学教研室工作。虽然我们不在同一教研室,但她是我的师长辈,我们常有来往。魏先生热情好客,时常邀约几位女教师去她家聚餐。如果曹先生在家,他总是亲切接待,但打完招呼,立即回到书桌前埋头工作或看书。他身患癌症后,身体虚弱。此时核工业部有接待德国专家的任务,预先通知曹先生,请他亲自出面接待。我见他虽然重病在身,明显消瘦,还在屋里边走边孜孜不倦地念德语。此情此景,令人难以忘怀。

曹先生已离开我们多年了。他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核工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一生的心血。曹本熹先生永远活在后辈心中,清誉自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