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

服务计算实验室

一、 团队成员介绍

黄霁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油数据挖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国家治理青年人才、北京市昌平区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发展工程青年人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青年学者。本科和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9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1篇获得中国科协优秀论文奖,2篇入选ESI热点论文,6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广东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担任《电子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青年编委,担任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分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全国高校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会委员、CCF和IEEE高级会员。

吕仲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计算机系系主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特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科创委科技专家。研究领域覆盖推荐系统、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代表研究成果推荐系统“时间流动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实践,曾被腾讯广告、微软必应、阿里巴巴天猫等企业采用。相关技术成果发表国际顶级会议学术论文十余篇,被引用一千余次,承担多个省级、国家级课题。

张建兵,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6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已主持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各1项,主持横向科研课题16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宜裕紫,博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复杂网络分析。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

王玉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人工智能学院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量子计算专委会委员。博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生及新加坡国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系量子密码中心博士后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量子机器学习,经典困难问题量子算法加速,量子线路优化与映射,量子密码协议设计及设备安全性证明。已主持国家青年基金1项,校人才启动基金1项,密码管理局密码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上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教育部行支委-科创融教项目1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二、  科研方向

1.  物联网与边缘智能服务

2.  虚拟仿真与地理信息服务

3.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服务

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服务

5.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服务

三、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边缘计算架构的物联网服务系统性能评价与优化(2020-2023)。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面向服务的群智化生态化软件设计与建模方法(2018-2021)。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水下生产系统全生命周期大数据管理方法(2016-2021)。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重点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动态监督关键技术研究(2018-2021)。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面向大规模动态服务环境的QoS评价方法研究(2016-2018)。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量子纠缠态及相关测量操作的自检测研究(2022-2024)。

7.  深圳市创新创业计划技术攻关面上项目:面向国产化软硬件的自主大数据挖掘平台关键技术研发(2021-2023)。

8.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物联网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20-2023)。

9.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农产品质量追溯的形式化建模理论和方法研究(2020-2022)。

10.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物联网环境下的服务组合方法研究(2016-2018)。

11.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青年骨干个人项目:面向物联网的服务评价方法研究(2016-2017)。

12.  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开放课题:高温高盐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知识库构建及智能推送研究(2023-2024)。

13.  大规模流数据集成与分析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面向物联网服务的云边端协同优化方法(2022-2023)。

14.  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融合区块链和流程建模的农产品质量追溯技术研究(2022-2023)。

15.  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基于社交关系的物联网服务管理(2015-2016)。

16.  密码管理局密码科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面上课题:基于量子关联关系的可验证随机数生成器研究(2021-2023)。

17.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处理器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高效量子电路映射与优化算法研究(2025-2027)。

1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优秀青年学者基金:物联网服务质量评价与优化(2018-2021)。

1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人才启动基金:提高可验证随机数生成率的理论方法研究(2021-2024)。

20.  横向项目:小麦功能结构协同模拟模型的边缘部署和智能优化技术(2024-2026)。

21.  横向项目:勘探开发数据安全策略提升技术研究(2024-2025)。

22.  横向项目:二三维一体化地图引擎及服务技术开发(2024)。

23.  横向项目:海量地址清洗和地图服务技术开发项目(2023)。

24.  横向项目:综合态势动态展示系统技术开发(2022)。

25.  横向项目: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开发和测试验证(2022)。

26.  横向项目:车联网服务行业调研报告(2022)。

27.  横向项目:大桃生产物联网分布式部署算法性能优化评价(2022)。

28.  横向项目:海工模式优选决策信息系统测试与维护(2020)。

29.  横向项目:海洋工程模拟仿真培训及考评系统测试(2020)。

30.  横向项目:海工模式优选决策块研发与集成(2020)。

31.  横向项目:新型经营主体物联网硬件集成信号与数据传输测试(2017)。

四、成果转化

1.  软件:飞行体扫描区域可视化仿真软件,已转化。

2.  软件:街景数据发布工具软件,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