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当前位置: 首页» 榜样力量
浏览量:

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陈冬霞

陈冬霞,女,汉族,2003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教育部和北京市等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一等奖等6项。

她倾心教学,20年如一日坚守三尺讲台,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实用”的课程。她立德树人,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为我校地质类学科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她紧跟国际前沿、突出行业特色,科教融合,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

一、三尺讲台、锻造一流

“我享受给学生上课、与学生教学相长的过程。” 陈冬霞从2003年博士毕业从事教师工作的那一刻起,她就谨记站好讲台是大学老师的底线。为了提高教学能力,她狠练基本功,跟经验丰富的老师助课,一助就是三年。课上揣摩每位老教授的每句话,课下写好每堂课的总结。从教20年来,课堂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雕琢每一张PPT和每一个板书,善于应用形象的语言,以问题为导向,形成逻辑链,激起学生的创造思维。她讲授的课程深受同学们喜欢和学校教学专家组的好评,多次在全校学生评教前10%,被评为校级品牌课程。2013年她被授予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2019年被评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

“我要建设有思想、有温度、有深度、有实用的课程”。陈冬霞在授课专业核心课程过程中,她发现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不够,学生共情和共鸣还不足,传统课程知识结构相对滞后,学生实践能力还需要加强等问题。她作为石油地质学课程团队负责人,带领大家通过深入挖掘体现“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创新创造、勇于实践”思政教育资源、重构反映基础-前沿-创新“递进式”的课程内容、搭建网络-课堂-实验室-学科竞赛的学习平台、完善适应行业需求和新工科发展的多学科融合教学资源。在团队不懈努力下,石油地质学课程建设成为了国家一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和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

二、赤子之心,为党育人

宽严相济,愿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铺路石”。作为一名普通的研究生导师,15年来陈老师始终与学生亲如母子。对学生来说,她是慈母,平时对学生呵护备至,重要节日总做好一桌好菜邀请学生一起谈心。她也是严师,一次又一次与学生讨论研究技术方案、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一遍又一遍的修改学生的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在她严谨务实作风的影响下,她指导的学生多人获得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特等奖、一等奖、国家奖学金、美国AAPG助研金、优秀毕业论文、优秀毕业生等。她培养的几十名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分布在祖国各地,成为石油行业的技术骨干。2021年她自己也获评了学校第一届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

心系专业,愿作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灯”。2012年学院党政班子换届起,陈冬霞老师勇挑重担,先后担任了学院副书记、本科教学副院长、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负责人。她常说:“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将思想教育、知识传授、人生引领三大体系协同配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主管学生工作期间,逐渐形成了“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的学生工作思路。专业建设过程中,建立“产-学-研-赛”创新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与油田开展产学研合作,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基地,创办了全国油气地质大赛等。2012年起,和团队老师一起,为了提升学术创新能力,坚持十年如一日,每个周日晚上举办研究生自由学术报告会,目前已经开办了247期。这系列改革和措施下,我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并建设了4门国家一流课程,于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点,2020年获评“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

三、科教融合、加油增气

“紧跟前沿发展,为国家找油找气”。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导师,作为教育部成藏机理研究创新团队成员之一,陈冬霞喜欢科研,苦中有乐。为了获取原始的第一手资料,经常带队开展野外地质勘查,面临酷暑难耐、蚊虫叮咬、椎间盘突出腰疼等种种困难,她都毫不在意。近年来,她主要从事的致密-页岩油气等事关我国能源安全的核心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作为负责人先后获得5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并多次承担了油气重大专项、中石油重大战略专项等课题多项,形成了致密-页岩油气富集目标预测新技术,解决复杂气水分布的瓶颈问题。多项成果分别荣获北京市、教育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科技进步奖。

“科研反哺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她和教学团队一起将最新科研成果、前沿知识引入课程教学中,上线MOOC课程、建设新案例库,并将案例分析进入国家级规划教材《石油地质学》中,教材被包括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在内的二十几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