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当前位置: 首页» 榜样力量
浏览量:

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党委

学院有教师10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人、其他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5人次、省部级人才称号10余人,北京市教学名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北京高校优秀师德工作者9人。学院党委委员齐备,设纪委书记1名、专职组织员2人。33个党支部,其中教工党支部6个、学生党支部27个,共有党员734人。

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党员教育质量有提升、党员管理机制有优化、党员监督层面有作为、服务凝聚师生有成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为全面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聚焦党员教育质量有提升,激发党员队伍活力

强化理论学习入脑入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上好学习教育“必修课”,年均组织开展教育学习讲座、报告会10余场次,覆盖党员6000余人次,有效提升党员理论素养。把握建党100周年、冬奥会等重要节点,深挖实践育人元素。探索建立组织生活+“主讲主问制”学习模式,结合专题展览、“党课开讲啦”、集体政治生日等活动,持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抓牢知行合一“实践课”,聚焦疫情防控、安全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成立党员实践团队3支,引导党员干部在一线开展实践学习,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强化科学民主决策有形有效。修订党委会、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等制度文件并严格执行。两年来,学院党政班子围绕党建思政、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等研讨决策事项30余次,学院运行机制顺畅,师生参与学院建设积极主动,党委统筹有力,在校内院级单位党组织考核中成绩优异。强化“一融双高”有力有质。强抓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党建+科研”“党建+人才”等工作稳步推进。深入石化企业开展调研15次,组织人才队伍专题研学4次,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势头强劲。1人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引育杰青2人、优青3人,化工学科评为A学科;获评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个,获批教育部首批课程(群)教学类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1个及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等荣誉。

二、聚焦党员管理机制有优化,增强改革发展动力

创新党支部管理模式。结合专业及课题组特点,纵向设置党支部,科学制定党支部管理规定及考核办法。党员自发组织实验室安全巡查,实验室安全隐患基本消除。优化党员培训机制。分层分类开展党员培训,面向新生、毕业生党员分别开展“入学第一堂党课”和“毕业生最后一堂党课”,面向入党积极分子、新发展及转正党员等开展专题教育,面向普通党员开展日常轮训,通过精准培训持续增强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学院“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通过验收,6个支部获批学校样板支部培育,其中教工支部全覆盖,获批学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个。

三、聚焦党员监督有作为,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抓牢政治第一标准。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常态化专题研讨意识形态形势,对潜在的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报告”。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制定专项文件规范党员发展流程。抓实师德师风建设。成立师德师风领导小组,制定师德师风失范“负面清单”,开展案例警示教育,强化教师底线红线及纪律规矩意识。开展“学院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等,加强典型引领,尊师重教、关心关爱学生在学院蔚然成风。强化头雁引领。领导定期讲党课、带头学思想,公开发布计划、不折不扣落实。建强一支精通党建、精通业务、热诚奉献的支部书记队伍,学院获评首批学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建设单位,形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人师表、创优争先的向上生态。院领导主动联系、关心关爱人才成长,高层次人才入党积极性高涨。近五年,发展青年教师党员5人,其中国家优青1人、民主党派人士1人,培养教工发展对象1人。

四、聚焦服务凝聚师生有成效,推动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把好政治方向,坚持服务“国之大者”。引导师生围绕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攻克绿色低碳技术、清洁油品生产等过程中的关键“卡脖子”技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及多项重点研发项目与课题。清洁油品生产技术应用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多套大规模工业装置,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成功开发针状焦技术,解决了国家储能材料不足的问题,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实验室安全底线。针对化工学科实验风险,以专项改革寻求管理新突破。积极参与制定北京市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地方标准。实行党员责任分区,网格化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一轴双翼三保障五强化一支撑”的“12351”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法,有效提升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水平。近五年来,承担校级及以上重点项目6项,将实践成果体系化、制度化,将学院党建优势转化为办学治院的发展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