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建党95周年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讲话中,总书记特别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首先“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回顾、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可以看到,以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之所以出现失误,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中国社会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尚不完全具备,而随着中国社会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的逐步具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景必将更为光辉灿烂。
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出现片面理解,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在一个过去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社会缺乏全面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与生活基础。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正像一定的社会思想的起源必须以一定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基础一样,一定的社会思想的传播和理解也必须以一定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为基础。如果这种思想传播与理解的现实基础已经存在,这种思想传播与理解就能够在这一基础上得以实现。如果这种思想传播与理解的现实基础尚不存在,这种思想传播与理解就只能在其赖以实现的相应的经济和社会生活方式逐步生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逐步实现。也就是说,一种理论的传播与理解过程,实质上并不是一个社会意识决定社会意识的过程,而仍然是一个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过程。如同恩格斯强调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是大工业的产物,人们只有在关于现代文明和大工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这种现代化的精神文化特别是深刻理解其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如果没有这种经济与社会基础,那就更主要的是语言符号层次的把握,而不是理解层次的把握,即使是理解层次的把握,也往往是片面的把握,而不是全面的把握。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传播并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上,工业文明并不发达,占主导的依然是传统的生产方式。近现代中国的革命与变革不是由于本国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与推动,因为近现代新的生产力还比较弱小,而是中国传统的社会制度无法与以先进生产力为基础的外来势力抗衡而落后。为了救亡图存,就必然推翻传统制度而代之以新制度。也就是说,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不是由于国家内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驱动,而是外部救亡图存的要求。这样,就缺乏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生产力决定作用的经典语境。当人们面对建立新社会的问题时,因为没有生产力发展内在要求的体验与理解,往往很难真切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就容易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陷入空想。
从以上意义上讲,中国社会的经济与文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程度和理解程度。而只有发展到今天,中国社会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基础才实质性的具备。改革开放以来,基于历史经验教训,我们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社会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力越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越明显,面对每日每时的大量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决定论现在终于广泛地深入人心,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原理的理解就愈益完整深刻。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现代化的持续推进,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社会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逐步接近,随着人们对资本的历史功能与局限性形成越来越清楚的认识,随着人们对社会主义学说理解的逐步深入,作为人类文明伟大成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景必将更为光明。
在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青年知识分子何为呢?以高度的人性关怀与科学精神关注现实,致力于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致力于世界历史视野中社会主义美好理想的追求,我们责无旁贷。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不论能力如何,自应尽力而为;不论功成与否,但求无愧于心!这也是对今天讲的长征精神的一种切实的继承和发扬。当今社会,浮躁与功利之风蔓延,这不利于学术研究的真正深入。要作好学术研究,恐怕还要认认真真地“读万卷书”,踏踏实实地“行万里路”,如此方有可能得出真正的东西。不论是“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都要既耐得住寂寞又能够有所执着。耐得住寂寞使人有足够的时间独立研究与观察,而有所执着则使人能够带着信念与精神深入下去。一句话,青年知识分子要有大的学术境界、学术品格与学术追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以此与各位青年教师共勉!
(文章来源:中央党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