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物探重点实验室在北京组织召开“储层渗透性定量地震预测研讨会”。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前副总经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邦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物探重点实验室主任周辉,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地球物理所所长高建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王尚旭、李向阳、中国石油油气与新能源分公司、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相关领域学者、技术专家和在读研究生等50多人参会。会议由王尚旭和唐跟阳教授主持。
赵邦六指出,渗透率是储层最关键的参数之一。“两宽两高”地震资料采集技术以及地震资料保幅处理和高精度成像技术的进步,为储层物性参数的定量预测奠定了良好的数据基础。如何将储层渗透性间接预测转变为直接预测,从地震响应中提取渗透性相关的属性参数来表征储层渗透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可为非常规油气藏的有效勘探开发提供关键技术。他呼吁与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加强技术攻关,坚定信心,探索出一条新的研究思路。他还对中石油物探重点实验室管理机制建设和团队建设方面提出了建议。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测井所俞军副主任针对岩心渗透率实验室测量与测井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分析了渗透率实验测量和井曲线建模的影响因素及精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葛新民教授从岩石渗透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出发,针对基于常规测井、核磁共振测井、机器学习的渗透率评价方法,介绍了新技术和应用案例。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所专家戴晓峰介绍了储层渗透性地震预测的研究历程,阐述了基于孔隙结构的渗透性相控地震预测方法,展示了其在致密储层甜点预测方面的应用效果;帅达博士分析了不同尺度上渗透率测量的方法和模型,着重介绍了储层渗透性地震预测技术序列,包括基于深度学习、岩石物理建模和两者融合的方法,并展示了对应的应用案例。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专家桂金咏介绍了基于岩石物理、数据驱动的渗透性预测技术及其应用进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袁三一教授介绍了基于贝叶斯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储层物性参数预测方面的应用效果;唐跟阳教授介绍了岩心渗透率和地震频散衰减关联性的内在机理和实验证据,为从地震响应中提取渗透率相关属性提供了物理基础;廖勤拙教授介绍了基于代理模型的自动历史拟合与渗透率反演方法,并介绍了其在油气田开发方面的应用。
与会专家认为,有效的储层渗透性地震方法研究应加强机理和模型分析,建立渗透性相关的属性参数,并选择试验区加强可行性验证,同时加强多学科交叉和研究团队建设,切实走出一条渗透性地震预测的新路。本次研讨会在储层渗透性定量地震预测方面建立了共识,指出了攻坚方向,取得了预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