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论文题目 |
第一 作者 |
通讯 作者 |
刊物名称 |
论文成果简介 |
1 |
How is a turbidite actually deposited? |
葛智渊 |
葛智渊 |
SCIENCE ADVANCES |
传统浊流理论认为浊流沉积过程中能量逐渐降低,从而产生相应的鲍马序列。本文利用高精度的浊流数值模拟,发现了不同流体间的开尔文-亥姆霍兹不稳定性会造成浊流内部的能量波动,从而影响沉积物沉积时的流体状态。这样的情况可以导致沉积和侵蚀过程交替出现,而不同的沉积构造也可以反复出现。这项工作提出了开尔文-亥姆霍兹波在浊流沉积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该研究也指出前人所强调的浊流沉积中记录的物源区信号与浊流自生的能量波动信号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2 |
Source rock with high abundance of C28 regular sterane in typical brackish-saline lacustrine sediments: Biogenic sourc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hydrocarbon generation potential in Junggar Basin, China |
刘诗局 |
高岗 |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本文对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层系中的烃源岩母质组成与成烃分子组成特征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有机岩石学结合生态学的研究肯定了芦草沟组烃源岩主要由层状藻类体(蓝藻)和结构藻类体(绿藻)两种典型母质类型组成,前者的液态产物规则甾烷组成中以C28为主,后者则C28相对较低。综合研究认为层状藻类体发育于相对低盐度的沉积环境,结构藻类体则发育于高盐度沉积环境。两种母质均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但在较低热演化阶段结构藻就可以生烃,层状藻则开始生烃稍晚。该研究对于咸水湖相页岩油页岩油甜点的判别具有极为重要和现实的指导作用。 |
3 |
Late Miocene (10.0 similar to 6.0 Ma) Rapid Exhumation of the Chinese South Tianshan: Implications for the Timing of Aridification in the Tarim Basin |
常健 |
常健 |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造山带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具有紧密联系。众所周知,塔里木盆地腹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离不开其南部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但其北部南天山隆升是否也对其干旱化有贡献仍缺乏证据。笔者通过在南天山最高峰周缘系统采集基岩样品开展低温热年代学研究揭示出南天山曾经历过过晚中新世(10-6Ma)一期快速隆升事件,这与塔里木盆地干旱化增强开始时间具有很好地等时性;进一步研究表明晚中新世隆升事件造成南天山当时古海拔超过3000m,从而有效地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潮湿西风带南下进入塔里木盆地,加剧其干旱化,最终形成了现今南天山南部为荒漠而北部为草原(俗称“塞外江南”)的差异性地貌特征。 |
4 |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致密油成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
陆统智 |
曾溅辉 |
天然气地球 科学 |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致密储层非均质性强,运移和聚集特征复杂,严重制约了致密油的规模勘探和开发。论文选取下干柴沟组上段致密储层样品,在岩石薄片观察和全岩分析以及高压压汞测试的基础上,开展石油成藏物理模拟实验,探讨致密油的充注过程和成藏特征。结果表明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储层渗透率主要受孔隙结构影响,灰云岩储层的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优于粉砂岩储层和膏岩储层;致密储层中石油运移为非达西渗流特征,存在启动压力;致密储层石油运聚受渗透率和驱替压力的耦合控制,含油饱和度增长模式可以分为快速增长—高饱和度型、中速增长—中饱和度型和慢速增长—低饱和度型;石油在致密储层中发生运移的临界条件为:y=5.841 6e-318.6x,形成稳定运移通道的临界条件为:y=9.848 1e-269.9x(x为储层渗透率,y 为驱替压力梯度)。 |
5 |
Pore Structure and Connectivity of Mixed Siliciclastic-Carbonate Tight Reservoirs in the Palaeogene from Qaidam Basin, NW China |
王鑫 |
曾溅辉 |
GEOFLUIDS |
本文采用XRD、微米CT、氮气吸附等技术,结合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的沉积特征和成岩演化过程,对混积岩储层孔隙结构和连通性成因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准同生期,石膏胶结于碎屑颗粒间,原生孔隙遭到破坏;同时,白云化作用促使孤立的纳米级白云石晶间孔大量发育;随后,大气淡水优先溶蚀石膏胶结物,形成微米级溶蚀孔。成岩早期,石膏脱水转化为硬石膏,溶蚀孔被封存在硬石膏内。受硬石膏集中分布的限制,微米级溶蚀孔非均质性较强,对储层连通性的贡献很小。成岩中期,有机酸对白云石进行溶蚀,在晶间孔的基础上形成连通性较好的纳米级晶间溶蚀孔。由于白云石含量较大且均匀分布,纳米级晶间溶蚀孔为油气提供了主要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 |
6 |
An innovative method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oil content in lacustrine shale-oil systems: A case study from the Middle Permian Lucaogou Formation in the Jimusaer Sag, Junggar Basin |
刘亚洲 |
曾溅辉 |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本研究以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为研究对象,利用含油饱和度、孔隙度和密度测井资料,以及原油密度资料,建立了液态烃含量评价指数,成功地表征了离散型数据游离烃S1和氯仿沥青“A”的含量变化;利用气测录井资料建立了轻烃含量评价指数。基于这些评价指标与实际生产数据的关系,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最终建立了页岩油地层连续型含油性评价新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页岩油地层产层段的确定,进一步揭示页岩油的差异富集规律。 |
7 |
A distinct oil group in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China: New insights from norcholestane and triaromatic steroid analyses |
尤兵 |
倪智勇 |
Organic Geochemistry |
采用GC-MS和GC-MS-MS方法分析了东营凹陷原油中甾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不仅判识了源自沙三下段和沙四段上段烃源岩的I类和II类原油,还在孔店组和奥陶系储层中发现了完全不同的III类原油。III类原油具有异常高浓度的C29甾烷、降重排胆甾烷、C28三芳甾烷等,以及低的稳定碳同位素值。III类原油的相关烃源岩有待进一步研究,甾类化合物和同位素组成表明其细菌/藻类输入高于沙三下段和沙四上段烃源岩。 |
8 |
全球前寒武系—下寒武统原生油气藏地质及分布特征 |
李刚 |
白国平 |
石油实验地质 |
近年来,前寒武系—下寒武统原生油气资源在全球油气勘探领域越来越受重视。位于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盆地、中东的阿曼盆地以及我国的四川盆地前寒武系—下寒武统的原生油气藏储量最为丰富。早期白云岩化作用、表生淋滤作用和油气早期充注是古老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重要机制;深层和超深层古老层系的油气大部分储于碳酸盐岩中。自生自储成藏模式、源储相邻近源成藏模式和源储相隔“远”源成藏模式构成了前寒武系—下寒武统原生油气藏的主要成藏模式。 |
9 |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mesogenetic dissolution: A case study of Ordovician carbonate in the western slope of the Shulu Sag, Jizho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
向鹏飞 |
季汉成 |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埋藏溶蚀(mesogenetic dissolution)具有提高碳酸盐岩储层质量的潜力,确定腐蚀性流体的来源对建立相关成因机制是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岩心、薄片、地球化学等数据,识别出了束鹿凹陷奥陶系地层中埋藏溶蚀的宏微观特征,通过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最有可能引起埋藏溶蚀发生的腐蚀性流体是有机质成熟时候释放的有机酸,来源于沙三段下部的泥灰岩。结合其盆地构造特征,建立了束鹿凹陷奥陶系埋藏溶蚀的形成模式。文中也指出了由于多方面原因,无法具体评价该溶蚀作用对储层发育质量的影响。 |
10 |
Geological facies modeling based on progressive growing of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 |
宋随宏 |
侯加根 |
COMPUTATIONAL GEOSCIENCES |
地质建模的最大难点就是对于复杂地质模式特征的抽象和复现。传统地质统计学方法因无法有效地抽象完整的地质模式特征,构建的地质模型与期望的模式有一定差距。本文提出将人工智能中的生成对抗网络方法(GANs)与地质建模相结合,考虑到地质模式的多尺度性,故应用渐进增长的方式从浅到深逐层训练由卷积网络(CNN)构成的生成器,让其依次学习从大到小不同尺度的地质模式特征。多项指标都表明,基于GANs的地质建模方法可快速产生逼真(与期望地质模式吻合)且多样的地质模型。 |
11 |
GANSim: Conditional Facies Simulation Using an Improved Progressive Growing of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 |
宋随宏 |
侯加根 |
MATHEMATICAL GEOSCIENCES |
常规生成对抗网络(GANs)地质建模方法可在地质模型中很好地复现地质模式特征,但条件约束比较困难。因而提出了“多条件直接约束的生成对抗网络地质建模框架(GANSim)”。其核心思想包括:设计地质模型生成器(由卷积网络构成)的结构来将不同类型的条件数据作为输入;增加条件损失函数来促使生成器在学习地质模式知识的同时还学习到条件数据与地质模型之间关系的知识。所得生成器可迅速产生同时吻合地质模式特征和任意条件数据的地质模型。条件数据可包括井点数据和全局特征变量(如岩相比例、河道宽度等)。 |
12 |
The sedimentary architecture of hyperpycnites produced by transient turbulent flows in a shallow lacustrine environment |
窦鲁星 |
侯加根 |
SEDIMENTARY GEOLOGY |
异重流是由携带大量泥沙的洪水潜入海洋、湖泊底部形成的高密度流体。尽管异重流在水力学界研究起步很早,但目前对于异重流沉积地质相关的研究正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松辽盆地白垩系嫩江组为例,利用岩心、测井、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坳陷湖盆异重流沉积特征和识别标志开展探索研究。本文从新的角度重新解释了嫩江组沉积机制并建立了坳陷湖盆浅湖异重流沉积模式,并希望该研究能为中国陆相湖盆的油气勘探提供新思路。 |
13 |
尼日尔三角洲里奥-德雷盆地泥底辟变形与形成演化特征 |
余一欣 |
余一欣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尼日尔三角洲东北部的里奥-德雷盆地发育多条呈近SN向条带状和圆点状展布的阿卡塔组泥底辟构造带,根据泥岩隆升幅度及其与周围地层的接触关系,可划分出复杂形态刺穿型和简单形态隐伏型两类。泥底辟主要经历了中渐新世之前的初始沉积-微弱活动期、晚渐新世—中新世的强烈隆升活动期以及上新世至今的微弱活动-整体埋藏期等3个形成演化阶段。泥底辟的发育除受到重力滑动作用及上覆地层的差异负载作用影响外,还受到盆地东南部大西洋转换断层及泥下基底断裂的影响。 |
14 |
Physical modeling of salt structures in the middle south Atlantic marginal basins and their controlling factors |
余一欣 |
余一欣 |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利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分析了盐下斜坡倾斜程度、盐下隆坳结构以及板块抬升作用等因素对南大西洋中段两岸盆地盐构造发育的影响。西非中段盆地盐下斜坡较陡,有利于盐岩向海洋方向发生快速流动,形成的盐底辟规模较大,但数量较少。巴西桑托斯盆地和坎波斯盆地的外部基底隆起远离物源区,其上方有利于盐岩侵入聚集而明显增厚;而西非中段盆地的基底隆起靠近盆地边缘,隆起上方残留盐层较薄,两侧发育规模较小的盐滚构造。非洲板块的抬升作用有利于西非中段盆地盐底辟充分发育,并在前缘挤压区形成规模较大的逆冲断层和褶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