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8日,地球科学学院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隆重举办第四期“学术沙龙”,吴胜和教授以当前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现状为切入点,为地球科学学院老师们阐述了“何为教学学术”以及教学学术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后,特别是80年代至90年代初,科研至上、教学质量下滑等问题日益严重。美国各高校特别强调教师要出科研成果,科研似乎成为了教师晋升和聘任的唯一条件,但社会同时也对大学的教学提出了很大的质疑——“较高的学费似乎也没有让学生得到应有的教育”。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学和科研相互竞争教师的时间,“教学似乎成为了教师们的负担”。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讲课,轻作业;重传授,轻研讨;重理论,轻应用;重付出,轻产出;重知识,轻能力;重专业技能,轻可迁移能力,已经无法完全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针对这个问题,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博耶(Boyer E.L.)在《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1990)一书中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认为教师可通过教学学术晋升职称。舒尔曼(Shulman, L S)认为,教学学术就是,教师从教和学的实践中提取出中心问题,通过使用合适的认识论和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并将结果应用于实践,对结果进行交流、反思和同行评价。通过教学创新,教师不仅能够对课程的发展、教学以及学生学习进行创新,同时,还可以通过出版物、论文、会议、网络将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出来。
通过教学学术,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兼备的人才——不仅仅会专业知识、通识知识,同时还具有极强的可迁移能力。老师们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当前的本科生教学情况和科研现状展开了激烈讨论,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看待创建“双一流”和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关系?
2)人才培养模式是否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和高校的定位、目标要求?
3)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还存在哪些问题?学生培养过程(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等)中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4)学生培养效果(专业知识与能力、综合素养、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精神、现代人格、学风等)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5)教师如何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机关和教辅单位如何切实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如何正确定位教师、导师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
6)如何进一步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7)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完善程度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学校、学院、专业在教育教学上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含配套改革)?
本期学术沙龙引发了在座各位老师的激烈讨论和深刻反思,对高校教师如何更好的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第五期学术沙龙预告:中国地质科学院苗忠英博士—蒸发岩的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