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龚承林教授研究团队联合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和丹麦奥胡斯大学学者,在层序地层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认为相对海平面变化在大陆边缘沉积建造过程中扮演着核心作用,然而“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如何在单一陆架边缘斜坡进积体(Individual shelf-margin clinothems)建造过程中控制陆架边缘的生长以及深水沉积体系的沉积构成”是当前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本研究以晚第四纪珠江陆缘的两套单一陆架边缘斜坡进积体为例,通过136组DionisosFlow正演模拟来探究“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如何控制陆架边缘的生长以及深水沉积体系的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晚第四纪高幅相对海平面变化和充足物源供给条件下,陆架边缘的生长以及深水沉积体系的构成与相对海平面变化中高位体系域的持续时间“休戚相关”。具体来说,在高位体系域持续时间极长或极短的情况下,易于形成进积型陆架边缘斜坡进积体以及以块体搬运沉积为主的深水沉积体系;而在高位体系域与低位和强制海退体系域持续时间相当的情况下,易于形成加积型陆架边缘斜坡进积体以及以浊流沉积为主的深水沉积体系。
该研究成果《Relative sea-level control on the building of two distinct shelf-margin clinothems on the late-Quaternary Pearl River margin: Insights from numerical stratigraphic forward modelling》发表在地学著名期刊《Basin Research》上(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bre.12738)。论文第一作者为我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齐昆,通讯作者为龚承林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球科学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