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校际和系际之间的教学、科研成果交流,《沉积岩石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朱筱敏教授邀请了本校地质学系、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沉积专家,以“粗粒沉积”为主题,开展了教学科研研讨活动。研讨会于2021年4月14日下午在地质楼1105会议室举行,会场座无虚席,来自地质学系和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的老师和学生认真听取了4位专家的报告。报告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会者既可以在会场聆听专家的报告,也可以在线上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在线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研讨会共邀请了4位报告人,他们从不同角度对粗粒沉积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阐述。第一位报告人是本校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的纪友亮教授,他结合在2015年新西兰IAS国际会议中了解到的国际前沿动态,从冲积扇的地貌单元、分类和沉积模式等方面对冲积扇沉积进行了综合论述,并以新疆西北缘的白杨河冲积扇为例,介绍了野外实测的成果和理论认识,为粗粒沉积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全面的动态介绍。接下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李顺利副教授介绍了野外实测方法,从野外踏勘的角度介绍了冲积扇、河流、扇三角洲等粗粒沉积的特征,并展示了位于青海乌兰县的黑马河扇三角洲野外观察结果,是实践方法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好成果。第三位报告人是本校在读博士生杨棵,他从“分支河流体系(DFS)”入手,介绍了其概念、基本特征、发展历程、现代DFS沉积特点和古代DFS的识别与恢复,并对未来DFS研究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最后一位报告人是本校地质学系的孙海涛副教授,他从油气勘探角度介绍了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白垩系砾岩的识别技术和分布规律,提出了基于露头和岩心资料、利用三维电法资料识别砾石层的技术手段,该方法的应用有效地增强了对砾石层厚度及深部圈闭面积的预测精度,提高了钻井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油气勘探与开发地质系的吴胜和教授、刘钰铭副教授,地质学系的钟大康教授、张琴、董艳蕾、朱世发副教授以及30多为同学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并与报告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本次研讨会本着相互尊重、学术自由、增进友谊、共同提高的出发点,大家畅所欲言,与会者一致认为收获颇丰,期待教学团队经常开展这样的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共同为中国的沉积学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事业添上我校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