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中国石油行业的首次外籍人员公开课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隆重举行开学典礼––这已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针对外籍人员的第87期培训。1995年至去年年底,这里为来自北非、中东、中亚、亚太、南美25个国家的1419人次外籍人员组织了85期培训。
作为中国石油工业培训外籍人员的阵地,中国石油大学见证了石油海外业务发展的每一步,其大量细致入微的外籍人员培训工作为中国石油海外业务的发展打开一扇窗口,让中国的石油公司在扬帆远航的途中更加得心应手。厄瓜多尔安第斯石油公司总经理张兴说:“学员回国后对中国和中国石油赞叹不已,强烈要求组织系列培训,让他们的同事都有机会看看中国和中国石油。”在伊拉克,战后第一个对外石油合作项目花落中国,绿洲公司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功不可没,从1996年到2008年组织的十几期培训打下了人员和感情基础。”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张来斌介绍说,必须深刻、准确领会外籍人员培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才能做好这一工作。中国的崛起需要充足的能源供应,加大利用国际资源成为必然,但石油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能源,而中国的快速崛起和我国石油公司的全球化运作,使资源国有防范心理,政治和文化壁垒更使得合作交流困难重重。那怎样培训才能打破壁垒,真正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做出贡献?
授人以渔、润物如春雨,这是张来斌给出的答案,“就像两个人交朋友,不要坐在桌子旁干巴巴地谈判,请你到家里坐一坐,认识认识我的家人,就会极大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一样,外籍人员培训就是替石油公司把资源国的官员、雇员请到中国来,向他们传授技术、传播中国文化,从而建立友谊、消融壁垒,起到展示中国发展成就、弘扬中国文化、提升企业国际形象的作用。”
打破壁垒的,正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高质量并充满人性关怀的培训。中国石油大学(北京)80%以上的教师有海外学习、工作的经历,大量的“海归”使学校外文师资雄厚,是中国唯一曾用英文提供上百门石油培训课程的机构,石油工业的高层次外籍人员培训人才多数都集中在此。为了使培训工作更主动更细致,2008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专门成立了国际培训部,配备8名外语水平高、专业能力强、服务意识强的员工负责此业务。对培训工作的不懈探索使得这里产生了《适应石油企业跨国经营需要,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研究与实践》和《石油企业外籍人员培训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等科研成果。
为了让培训真正发挥作用,培训人员在课程设置上花费了很多工夫。他们为不同学员量身定做个性化的培训课程,向学员教授最需要的东西。他们设置了文化通用类、技术类、管理类三大课程体系, 共100余门课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薛谦介绍,最让这些外籍人员感动的还是这里的老师。老师24小时“在线”的服务让他们至今难忘。2009年10月,中油国际尼日尔雇员在从大庆回北京的火车上突发脑溢血,培训班老师果断决定在沈阳下车立即送医院抢救,并很快进行了开颅手术。中国石油专门成立了现场领导小组,手术后不惜代价帮助学员恢复,使这位雇员3个月后顺利回国。5天后另一名尼日尔学员凌晨突发心脏病,老师们立即联系抢救,在中国石油领导的直接决策和指挥下,由当地医院进行了介入手术。一个月后他得以康复回国。
谈到培训工作,每个工作人员都会告诉你:真的很累!他们中很多人在培训结束后体重都会减轻好多,有的甚至病倒。张学军老师曾经带3个苏丹班,培训期间每时每刻都围着学员转。3个月后,张学军的腰围减了2寸多,以前的裤子都不能穿了。他们的全身心付出,换来的是丰厚的回报。很多外籍人员来的时候很戒备甚至傲慢
,可走时都对中国恋恋不舍。国际培训部主任杨薇清楚地记得,好几次机场送别,学员都流下了热泪,老师也哭了起来。很多学员回国后也一直惦记着中国。2008年汶川地震时,很多学员发来邮件表达关切。苏丹能矿部官员甚至回国后成立了一个俱乐部,定期在一起复习汉语,回味他们在中国的美好时光。
学员们在中国学到知识,回去后默默地回报着中国。哈萨克斯坦PK项目的20余期培训有效帮助公司缓解了并购初期的文化冲突;2009年中国石油和英国BP石油公司联合竞标成功伊拉克鲁迈拉项目,人事负责人扎伊德先生主动提出把鲁迈拉项目的若干培训放在中国举办,原来他2005年曾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接受培训,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
文化在这里传播,友情在这里深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积极通过国际合作伙伴共享国际师资等,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