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造岩矿物学》
课程类型:专业课
课程负责人:谢庆宾
课程简介:《造岩矿物学》是地质类专业最重要的三大基础课程之一,课程融《结晶学》《晶体光学》《矿物学》于一体,“教学—实验—实习”各个环节并重,旨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动手能力、实验室和野外实际工作能力、综合分析的能力。课程在现有一次理论课、一次课内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实验教学体系、转变教学理念,健全过程考核,建立了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地质类本科生矿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并行、验证性学习到探索性学习的延伸,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充分锻炼了学生对矿物实践鉴定的能力和创新应用的能力。该成果被石油高校普遍认可和采用,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课程特色:
1.成功地创立了《造岩矿物学》新体系。课程将肉眼鉴定矿物手标本和镜下鉴定矿物薄片融为一个体系,去掉了重复教学环节,节省了学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2.形成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夯实基础知识、理论实践并重、培养较强的镜下鉴定矿物和岩石能力”为教学思想,加强课程建设,形成了“理论教学-作业训练-实验教学-课内实践训练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了“理论教学研讨式、实验教学互动式、实践教学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构建“习题-实验-实践”一体化实验教学体系,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3.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应用翻转课堂教学,通过对课程问题引入、讨论、释疑、归纳总结等环节的课程训练,增强了学生学习地质学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开展了实验课程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预习和参与到实验教学课程中,还可以促使学生开阔视野,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实效。开创矿物学“读书报告会”,倡导大学四年认识校区及周边的全部矿物岩石,广泛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野外实践与室内鉴定相结合、科研成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研讨式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大学生解决实践问题和创新能力。
4.相关教学成果已得到师生广泛认可。《造岩矿物学》先后获北京市精品课程、校级金课、校级品牌课;1人次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获批校教学效果卓越奖,2人获评青年骨干教师,2人入选校“我最喜爱的教师(本科)”;荣获全国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特等奖或一等奖4人,荣获校青年教师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各1人;在《高等理科教育》等中文核心期刊公开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