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石”光 -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

校区本科精品课程——《构造地质学》

线下课程

课程名称:《构造地质学》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负责人:能源

课程简介:《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最重要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地球系统中各类型复杂地质构造的结构样式、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本课程围绕校区的办学定位和重要使命,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各类含油气盆地构造认识及分析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及研究流程。通过挖掘专业知识的思政教育资源、打造“油田特色案例”研讨型教学模式、建设“虚拟-沉浸式”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构建“多平台一体化”产教融合育人体系、发展“国际化-竞技式-应用型”课外社团及专业竞赛,将传统理论授课为主、实习为辅的教学方式改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卓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进行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奠定基础。校区《构造地质学》课程创建于2017年,是校区开设最早一批专业课。建立之初,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部派遣漆家福教授负责,次年由校区能源教授共同承担。建设初期,课程教学面临一无专业教材,二无教学器材,三无实习基地的困难局面。历经7年不懈努力,发展为拥有五位专业教师、教材教具齐全、实习基地完善的校区重点课程:2017年引入漆家福主编教材创立《构造地质学》课程,2018年建起综合地质实习基地,2019年建起构造地质实习基地,2020年引进多位教师建成教学团队,2021年课程入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金质优课,2022年入选北京课程思政师范课程,2023年获新疆优秀课程案例。

构造地质学.png

课程特色:基于《构造地质学》教学团队提出的“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卓越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西部地区能源行业特色,创新提出5项融合:

1. 创立“课前3分钟导入式”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思政教育与教学目标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堂导入环节,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所涉及的思政资源,讲述西部地质条件、地质学家在西部成长故事,引入授课重点。

2. 组建“企业专家、劳模与大学教师双导师”授课团队,将生产实践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聘请“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企业骨干作为实践指导教师,讲授课程中涉及的工程技术内容。

3. 建立“虚拟-沉浸式”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将理论知识与实习实践相融合,巩固构造地质学的学习内容。充分挖掘西部地质资源,建立环准噶尔盆地构造地质实习基地、企业实践基地、虚拟仿真实验室,升级课程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 搭建“校-企科研-教学联合育人平台”,将科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与油田企业共建科研平台,充分运用企业科研教育资源。让学生在企业内部近距离感受构造地质研究对国家能源行业建设重要意义。

5. 创建“国际化-竞技式-应用型”课外社团及专业竞赛,将构造地质应用与技能竞赛相融合,培养学生挑战极限的创新精神。依托学生兴趣社团、思政教育基地油田企业、世界能源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学生拓宽专业知识提升路径,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及创新思维。

构造地质学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