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三全育人- 本科生培养- 培养方案- 2016级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培养计划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培养计划

一、专业代码及名称

专业代码:080501

专业名称:能源与动力工程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能源与动力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专业领域内从事能源与动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

三、毕业要求

1.掌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和热能动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

    3.具备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网络等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并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

    4.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行业的标准及规范,熟悉常用热工测试设备的使用方法;

    5.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6.能够针对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7.具备应用专业知识解决石油石化工业领域内有关热能问题的初步能力;

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四、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五、专业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燃烧学、泵与压缩机、热力涡轮机原理、锅炉原理。

六、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学生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授予学位:工学

七、毕业合格标准及学位要求

1.毕业学分要求

最低总学分:                                   187.5学分

必修课学分:                                  111学分

选修课最低学分:                                37学分

单独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                  39.5学分

2.获得学士学位要求

除满足学校规定的其它学位授予条件外,英语必须达到学校规定的国家CET四级考试成绩要求。

 

专业负责人:       2016825

 

 

院、部主任:          2016825

 

 

        主管校长:                    2016826

 

 


专业知识能力达成表

知识能力体系

实现方式(课程名称)

 

 

1.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5.形势与政策教育;6.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通识选修课

2.自然科学知识

1.高等数学;2.线性代数;3.概论统计基础;4.大学物理;5.工程化学

3.工程基础知识

1.机械制图;2.理论力学;3. 材料力学; 4. 电工电子学;

5.机械设计基础;6.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7.工程热力学;8.传热学;9.流体力学

4.专业知识 

流体与动力机械:

1.泵与压缩机;2. 热力涡轮机原理3.锅炉原理;4.内燃机原理;5.多相流理论基础

热力设备、过程与系统节能:

1.热工测试技术;2.制冷原理与设备;3.系统节能原理; 4.新能源技术;5.燃烧学; 6.换热器原理与设计;7.控制工程基础

1.知识获取能力

1.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2.研讨式课程(新生研讨课、高年级研讨课、设研讨课的课程)

2.知识应用能力

1.机械基础实验;2.专业实验课;3.工程训练; 4. 流体与动力机械课程设计5. 热能工程课程设计6.学科竞赛活动;

7.毕业设计

3.实践能力

1.金工实习;2.生产实习;3.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4.毕业设计

4.创新能力

1.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大学生学科竞赛;3.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4.专业课程设计;5.毕业设计

5.交流合作能力

1.课堂研讨活动;2.工程实践 ;3.课外科技创新活动;4.社会实践活动;5.社团活动;6.志愿者活动

6.组织协调能力

1.工程实践;2.科研课题活动;3.志愿者活动;4.社团活动

7.国际视野

1.大学英语;2.双语课程;3.国外专家讲座;4.海外交流学习活动;5.国际交流活动或竞赛类活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6级本科培养计划课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课外上机

开课学期

学分要求

课内

上机

实验

通识教育课

通识必修

100616M016

高等数学A(Ⅰ)

6

96

96

 

 

 

65

100844M00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32

32

 

 

 

100844M0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

 

 

 

100925M001

大学英语()

4

64

64

 

 

 

101099M001

大学体育()(必修项目)

1

32

32

 

 

 

100617E005

工程化学

2.5

40

32

 

8

 

100616M017

高等数学A(Ⅱ)

6

96

96

 

 

 

100627M009

大学物理B(Ⅰ)

4

64

64

 

 

 

100925M002

大学英语(Ⅱ)

4

64

64

 

 

 

101099M002

大学体育()(必修项目)

1

32

32

 

 

 

100514C066

C语言程序设计(A

3

48

36

12

 

 

100844M01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32

32

 

 

 

100616M003

线性代数

3

48

48

 

 

 

100627M010

大学物理B(Ⅱ)

4

64

64

 

 

 

100627M016

大学物理实验B(Ⅰ)

2

32

 

 

32

 

100844M00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

2

32

32

 

 

 

101099M003

大学体育()(必修项目)

1

32

32

 

 

 

100925M015

大学英语(Ⅲ)

2

32

32

 

 

 

100616M005

概率统计基础

3

48

48

 

 

 

100627M017

大学物理实验B(Ⅱ)

1.5

24

 

 

24

 

100844M00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

2

32

32

 

 

 

101099M004

大学体育()(必修项目)

1

32

32

 

 

 

100925M016

大学英语(Ⅳ)

2

32

32

 

 

 

100723T018

项目管理与技术经济

3

48

48

 

 

 

100203G005

石油科学概论

1

 

 

 

 

 

通识选修

人文科学类

2

社会科学类

2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类(工科专业选修环境类相关课程不少于2学分)

2

国际语言与文化类

2

体育与健康教育类

1

导学类

1

创新创业类

2

专业核心课(必修)

专业基础课

100410T024

能源与动力工程导论

1

16

16

 

 

 

31

100408T005

机械制图

2.5

40

40

 

 

 

100408T031

理论力学

4

64

64

 

 

 

100410T031

工程热力学

4

64

64

 

 

 

100408E030

材料力学

3.5

56

50

 

6

 

100410T034

流体力学

3.5

56

56

 

 

 

100408T032

工程材料

2

32

32

 

 

 

100408T012

机械设计基础

3

48

48

 

 

 

100410T027

传热学(双语)

4

64

64

 

 

 

100513T001

电工电子学

3.5

56

56

 

 

 

专业主干课

100411T002

燃烧学

2

32

32

 

 

 

12

100410E024

泵与压缩机

3

48

44

 

4

 

100410E025

热工测试技术

2

32

28

 

4

 

100410T035

热力涡轮机原理

3

48

48

 

 

 

100410T015

锅炉原理

2

32

32

 

 

 

专业选修课

专业主干选修

100410E015

制冷原理与设备

3

48

44

 

4

 

17

100410T012

系统节能原理

2

32

32

 

 

 

100417T036

专业英语阅读

2

32

32

 

 

 

100410T005

新能源技术(双语)

2

32

32

 

 

 

100410T028

内燃机原理(全英文)

1

16

16

 

 

 

100410D006

控制工程基础

3

48

38

6

4

 

100410E008

换热器原理与设计

2

32

30

 

2

 

100410T025

热力发电系统

2

32

32

 

 

 

100410T029

多相流理论基础(全英文)

2.5

40

40

 

 

 

100410T030

煤的清洁利用与污染防治

2

32

32

 

 

 

专业拓展选修

1303035

流动与传热数值计算

2

32

32

 

 

 

8

100306T008

加热炉

2

32

32

 

 

 

100306T017

过程装备腐蚀与防腐

2

32

32

 

 

 

1304077

过程装备工程设计与规范

2

32

32

 

 

 

100409T005

城市燃气输配

2.5

40

40

 

 

 

100408D004

数据采集及分析

2

32

20

4

8

 

100409E014

液化天然气技术

2

32

28

 

4

 

100411D004

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4

64

24

20

20

 

实践教学环节(必修)

公共实践

100844X001

思想道德修养课社会实践

1

16

16

 

 

 

4

100844X0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

0.5

8

8

 

 

 

100844X00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社会实践

1

16

16

 

 

 

100844X00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

1.5

24

24

 

 

 

专业实践

100408P005

计算机辅助绘图

1

1

 

20

 

 

一短

28.5

100408P001

金工实习

3

3

 

 

 

 

二短

100513L001

电工电子学实验

1

16

 

 

16

 

100410L001

热工基础实验

1.5

24

 

 

24

 

100411P001

生产实习

2

2

 

 

 

 

三短

100410P001

流体与动力机械课程设计

3

3

 

 

 

 

100410P005

热能工程课程设计

3

3

 

 

 

 

100410P004

毕业设计

14

14

 

 

 

 

第二课堂

必修

101500X001

入学教育与安全教育

1

1

 

 

 

 

10

101200X001

军事训练(Ⅰ)

2

2

 

 

 

 

101200X002

军事训练(Ⅱ)

0.5

 

 

 

 

 

100844X013

形势与政策教育(Ⅰ)

0.5

32

32

 

 

 

101300X001

就业指导

1

24

24

 

 

 

100844X014

形势与政策教育(Ⅱ)

1.5

96

96

 

 

 

101200X003

军事训练(Ⅲ)

0.5

 

 

 

 

 

101200X006

创新创业实践

2

 

 

 

 

 

分散进行

101200X007

素质拓展

1

 

 

 

 

 

分散进行

备注: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最高不超过6学分,溢出学分在毕业资格审查时可以用来替代本专业的专业选修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