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北京市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落下帷幕,本次比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报送20项作品参赛,获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并再次获“优秀组织奖”。在晋级全国大赛选拔赛中的45支队伍中,我校有7支队伍,占我校总报送队伍的35%,占所有晋级全国选拔赛队伍的15%,数量和比例均位于所有参赛高校中首位。相较于上届我校获得的北京市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的成绩在获奖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大幅提升。由赵宏林老师、罗晓兰老师指导的“仿生海扁虫智能吸油装置”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
本届大赛以“仿生机械”和“生态修复机械”为主题, 在于引导大学生主动认识大自然中的动物和其活动规律,激发大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怀。中石大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精心组织,于2021年9月成立大赛指导小组,通过动员组织队伍申报、多轮校内评审选拔、定期阶段检查等环节,对参赛队伍及作品进行全过程管理,不断提升作品质量和竞争力。校内报名学生人数超过400人,覆盖了机械学院、信息学院、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相关学院与专业。历经10个月,最终在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4所高校的242项作品参加决赛脱颖而出。大赛共评出75项一等奖、122项二等奖和45项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学科竞赛项目之一,旨在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意识、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思维、机械设计和制作的能力,促进机械设计成果转移转化,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附:获奖作品名单
作品名称 |
参赛队员 |
指导老师 |
奖项 |
小组排名 |
“马踏飞燕”儿童仿生玩具 |
张文涛、刘贺、陈山财、高星晗、魏宇翔 |
张行、刘晔 |
一等奖 |
B组 1/38 |
仿生海扁虫智能吸油装置 |
袁鸿均、李非菲、史晓飞、沈道军、朱鹏宇 |
赵宏林、罗晓兰 |
一等奖 |
B组 2/38 |
“海洋精灵”——仿鲹科鱼类的水下摄影鱼 |
杨正铖、窦嘉琳、徐云飞、武煜晰、张苏杭 |
郭岩宝 |
一等奖 |
C组 2/38 |
“胶囊”种子自动生产机 |
李展鹏、裴子璇、张议匀、史晓飞、王思颖 |
朱霄霄 |
一等奖 |
E组 4/38 |
自动化草原草地信息采集机器人 |
杨栗昕、陈定国、闫欣妤、殷睿琪、马君瑶 |
罗晓兰、彭鹤 |
一等奖 |
E组 6/38 |
弹夹填充式一体化种植机械 |
邢旭、宋晨昱、单佳杰、袁满满、郎炳豪 |
张仕民 |
一等奖 |
G组 5/35 |
沙滩卫士——沙滩垃圾清理车 |
李安琦、张歆瞳、金捍宇、霍海辉、潘超 |
张行、刘晔 |
一等奖 |
G组 6/35 |
一种多地形适应的多节虫仿生机器人的研制 |
董科、白骏辉、刘瑞祺、周鸣阳、何航 |
朱霄霄 |
一等奖 |
A组11/39 |
近海溢油处理型仿生水母 |
黄烨东、吴晨曦、杨溢、焦容昌、揣策 |
张行、王吉 |
二等奖 |
A组17/39 |
仿生壁虎机器人 |
黄颖欢、邱瑞鹏、唐建国、张鹏飞、易烨州 |
张仕民、贾晓丽 |
二等奖 |
B组12/38 |
蛇形管道检测机器人 |
何清华、冯旭、潘伟骁、白羽萌 |
刘书海 |
二等奖 |
C组14/38 |
仿鳐鱼冰面救援机器人 |
秦柯禹、闫旭东、张欣彤、丁柔、王弘基 |
张行、杨振清 |
二等奖 |
D组18/38 |
甘雨随车 |
张合辉、易昊男、周骏琦、李尚赫 |
万鑫 |
二等奖 |
D组26/38 |
水面智能垃圾清理多功能机器人 |
刘珊、董景文、冯云飞、崔方戈、刘恒祥 |
罗晓兰、贾晓丽 |
二等奖 |
E组22/38 |
履带式沙地播种机 |
李根、沈明雨、冯斌、汪珈辰 |
高富民、李国珍 |
二等奖 |
E组25/38 |
智能沙地不可视垃圾清理机 |
杨晨、李天龙、罗淞译、张振轩 |
贾晓丽 |
二等奖 |
F组19/35 |
水陆两栖垃圾回收装置 |
周力钧、高奥运、王帅宇、孙骁騉、徐海龙 |
肖华平 |
二等奖 |
F组22/35 |
智能排水井盖叶珊装置 |
卢春昊、王禹璋、杨易锦、续雨昊、张恩铭 |
肖华平 |
二等奖 |
F组25/35 |
全流程种植一体机 |
鹿璐、项思文、张绍康、南晓伟、崔天龙 |
肖华平 |
二等奖 |
G组15/35 |
多用途水体修复飞行器 |
来兴园、张玉杰、朱强强、虎攀伟、周含玥 |
许亚岚、彭鹤 |
二等奖 |
G组2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