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高教资讯

公民道德建设的春天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陈瑛 | 发布日期:2007-09-13 | 阅读次数:
     ■  主持人开场语:

  为了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社会正气,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最近联合举办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经过层层推荐评选,评委会确定了308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包

括本报在内的5家平面媒体,包括光明网在内的7大网站全部刊登、刊播了候选人的事迹。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同时刊登选票、投票规则,接受公众投票。这是中央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重大创新。

  这308位道德模范向我们展示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敬亲等方面的高尚情操和道德风范。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传统优秀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为了配合这次活动,“光明讲坛”9月7日请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陈瑛研究员到报社演讲,次日又请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谈了他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看法。

 

 ▲  陈瑛1957年至196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先后在北京政治学校、北京工业大学担任哲学课辅导员、教师。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攻读伦理学专业硕士学位。1981年研究生院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自1981年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工作。现任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社会职务是中国伦理学会会长;《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陈瑛 :今天来这里首先应该感谢同志们,你们可能不知道,近20年来我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光明日报》,是贵报的忠实读者。你们的报纸给了我很多新鲜知识、宝贵的精神财富。到现在我的思想还没有完全停顿,没有老化,得益于你们之所赐。今天,我想讲三个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公民道德状况

  1.不是滑坡,而是“春天”

  现在不少人认为我国的社会道德水平在滑坡,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我认为道德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坡”作为衡量的标准。道德概念的内含非常丰富,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新的价值观念产生,也会有一些旧的价值观念衰落。

  比如明清时期人们的思想就很活跃,青年男女追求个性解放、追求爱情,许多人认为那个时候道德滑坡。实际上应该说是封建道德在滑坡,而对于当时早期的启蒙道德来说,则是在爬坡。“五四时期”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当时许多人又认为是道德的大滑坡。巴金小说《家》、《春》、《秋》里,老大觉新是完全服从爷爷的,觉慧是最激进的,那觉慧的道德算不算是滑坡呢?所以,我们谈论道德水平的高低、好坏,一定要与社会发展的大势结合起来,孤立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道德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

  事实上,道德包括了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内容,有些因素从这方面看是强了,从那方面看又弱了。比如你独立自主的观念强了,其他的部分观念可能就弱了。所以,在社会发展当中,人们的道德常常是在“爬坡”中伴有“滑坡”,“滑坡”中也会有局部的“爬坡”。

  我认为今天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进入了“春天”。为什么呢?其一,全国人民都深切地感受到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其二,作为社会道德基础的社会关系,目前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新的进步,这会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新的变化;其三,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公民道德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从这些方面来看,我觉得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已经迎来了一个春天。但是春天也不都是春暖花开,还会有春寒料峭,但是总的看,现实状况是好的,趋势是会更好。对于公民道德的形势,我们曾组织过对广东、江浙、河南、陕北等地的调查,结论是在今天社会大变革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正在新的条件下进行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这种建设是深入的,扎实的,富有成效的。2.在社会大背景下看道德

  什么是我们所面对的社会大背景?这就是党中央多次指出的四个“化”和四个“深刻”。所谓四个“化”,就是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所谓四个“深刻”,就是我们面对的是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关系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总之,我们国家现在正经历着历史上最深刻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回溯历史,中国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相当于西方约300多年的路程,这是多么深刻的变化!

  这四个“化”和四个“深刻”,对社会道德的冲击,我觉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西方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年人。比方说西方思想强调个性、自我,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有些人错误地认为发展个性就应该削弱共性乃至人性,强调自我就应当贬低集体,于是道德上就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个性与共性、自我与个体,相互依存,应当是共同进步,不能只强调一方而贬斥另一方。

  二是市场机制、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这一方面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经济,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但另一方面又容易诱使某些人物欲膨胀,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三是城镇化、工业化深刻改变了城乡的二元化结构,使大量的农民入城。这样,原来的血缘、亲缘、地缘的联系都开始淡化,人们的道德观念,特别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改变。一个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土地的农民会感到很茫然,在城市,甚至路该怎么走、垃圾往哪里扔都不知道;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但在农村高声说话根本不算是问题;低声说话,反倒会引起别人猜疑。从农村到城市,人与人的关系更是明显不同。而这样进城的农民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一亿农民进入城市,两亿农民进入城镇,总数有三亿多人。这样的社会变化亘古未有,因此一些人在一些方面失去规范也是很自然的。

  以上三个方面引起了社会道德状况的很大改变。我们必须从这些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谈论社会的道德水平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是滑坡了还是在爬坡?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总之看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不能离开整个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3.公民道德要经历三个深刻转变在以上的社会背景下,新世纪新阶段公民道德面临三个非常深刻的转变:一是从小生产者的观念向近代大工业观念的转变;二是从“质而少文”向“文质彬彬”的转变;三是从自私利己的思想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转变。

  第一,中国过去几千年一直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如今绝大多数中国人身上也必然或多或少因袭着农民的道德意识和习惯。正如马克思所说,小农进行生产的地盘是小块土地,每一个农户都是自给自足的,都是直接生产自己的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所取得的生活资料多半是靠自然交换,而不是跟社会交往。他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小农就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过去中国实际上也是这样的,但是现在形势变了,这种状况已经或正在改变,小农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各种各样的关系,包括他们的思想观念都在改变。从道德层面上讲,无论是农民或者农民工,原来他们都很纯朴很善良,但是,现在需要把这种道德观放到一个更宽广的范围之内,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上。比如有的人可能对乡亲们很讲诚信,可是跟陌生人打交道就不一定能做到了。有的人横穿马路、闯红灯,不守交通秩序,无非是想少走几步路。有的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这只是个习惯问题,自以为并没有危害别人。但是,这些思想和行为,却违背了社会公德,影响着社会风气。所以今天小农意识要改变,向进步的、工业化的意识方向转变。

  第二,孔子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过去多数人受教育少,文化水平较低,不懂礼仪,粗率少文,有人甚至以“大老粗”自居。现在随着全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西服穿在身上皱皱巴巴,三杯酒下肚就大呼小叫,这些缺乏公德的意识和行为都要转变。当然,这种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从自私利己的观念中摆脱出来,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转化,这个转变更加深刻。当然集体主义绝对不是说不要个人利益,集体主义是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完美结合起来的主义,是最能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道德。集体主义即使在今天也不是幻想,人民群众喜欢它、拥护它,我们许许多多道德模范也正在这样做,在他们身上都体现着集体主义道德的光辉。

  从以上三个根本转变,可以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我们所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

  公民道德建设: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结合前几天刚刚公布的308位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的先进事迹来谈。公民道德建设当然要继承,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优秀民族传统,但是又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同时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也就是说,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在308位模范人物身上,不但处处体现着继承,而且尤其体现着创新。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看看那些被他们帮助的人、看看他们所做的事情,都是在新的时代、新的情况下做出的,与以往社会的道德模范有着根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