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资讯
中国的创新人才如何造就
一位是从事教育工作50多年的院士,一位是从事创新人才研究长达25年之久的心理学家,他们从经验和专业研究两个不同角度诠释了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和现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前者是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数学家王梓坤院士,后者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
10月13日,以林崇德命名的“崇德学术论坛”首次举办,意在推动心理学科发展。适值林崇德领衔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的研究”结题,因此“创新人才”自然成为这次论坛的主题。
王梓坤:有两个“不敢”说
年近80岁的王梓坤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在大学任职,至今还在带博士生,已有50多年的教龄,其间曾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他说虽然一辈子从事教育,但有两件事他不“敢”说。一是看到学生每天一早起来就学习英语,平时还花很多时间,他很想告诉同学们这是浪费,“灵感都埋没在记忆中去了”,不如用这些时间去思考自己的研究和专业,但一想到读硕士、博士都考英语,只好不说了。另外他很想对博士生说不要急于发表文章,长时间坚持才能作出更大的成绩,但他也不能说,因为大学都有发表论文的要求,否则不让研究生答辩。
王梓坤直言当下教育里的创新成分不够。比如说应试教育近年来愈演愈烈,选拔人才的标准到底是什么,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王梓坤认为这次论坛是及时而重要。
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王梓坤一直都很关注,他说同意“教育创新不够不单单是投入的问题”的观点,他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管理问题,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现在的研究人员及大学教师受名利趋动太大。具体地说,教授们的主要精力放在不断地申请项目、学校的评价中,教学也被忽略,学生反映再好的老师也得不到奖励。并且申请项目并不代表真正静下心攻下一个难题。二是教育要积极创新,面对大多数的受教育者,让他们理解、把握每一小步的创新,因为尖端、重大的创新很少,需要勤奋加上天分。
王梓坤还提出了针对现状的解决方案,同样是根据自己的体会,他说应该有两点需要坚持。一是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二是提倡学习艰苦奋斗的精神,因为不论采用什么好的教学方式,艰苦努力都是必要的。他说这两点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另外他还提出一定要文理兼通,并引用了梁启超先生的两句经典之句:“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
林崇德:创新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