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高教资讯

解读全面工程教育理念

来源:新华网 2007-11-2 | 作者: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 涂善东 | 发布日期:2007-11-14 | 阅读次数:

近来,全面工程教育理论在国内外教育界不断被提起。随着研讨的推进,全面工程教育对当代教育变革的影响日益明显。从全球教育变革这一宏观背景来看,强调全过程、全包容、全民性的全面工程教育,正作为时代需要的一种新的教育哲学得到重视。

时代呼唤全面工程教育

新世纪初,美国国家工程院公布了上个世纪20项最著名的工程成就,其中包括电气化、汽车、飞机、给排水系统、电子工程、广播电视、农业机械化、计算机、电话、空调与制冷、高速公路、宇航、因特网、家用电器、核技术和新材料,等等。工程领域的这些成就改变了世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那些拥有全面先进技术的国家引导着世界发展的潮流,这些国家的人民享有较高质量的生活。在这样一个技术主导的世界里,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涉及到工程。

一段时间以来,全世界均对工程教育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工程知识的长期积累已使人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工程思维。为了在理科、工科、社会学科三个领域给学生提供一种容易理解的、基础的知识体系以及多方融会贯通的能力,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了“新三科”的观点,强调工程知识是现代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工程思维是人类知识的重要基础,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对工程思维有一个基本的把握。欧美各国政府都以加强和改革大学教育为己任。近年来,美国政府几乎每年都要出台有关工程教育改革的各种报告,并直接将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在欧洲,政府努力推进教育体系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构建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上个世纪,我国的工程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奠定了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基础。但是在新世纪,我国工程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是工程教育如何培养出大批的创新型人才。我国是在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工程师资源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我国合格工程师的可获得程度十年来世界排名每年都很靠后。提高未来工程师的创新能力,工程教育界责无旁贷。其次,在快速变化的工程技术环境下,我国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能否突破资源环境瓶颈而得以维持,并在今后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尤其有赖于未来工程师们的创造性。第三是工程教育投入大、学制长,但我国目前仍不够富裕,却支撑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如何增加投入,平衡质量、规模与效益是不容忽视的挑战。第四是在全球化潮流中,工程技术也日益国际化,这就要求我国的工程教育界要培养足够数量具有国际视野、能在全球环境下工作的工程师。第五是我国的工程教育还受许多传统思维的束缚,教育界内部重认知、轻能力,社会上很多人亦认为科学比技术重要,科学家的地位比工程师高。工程文化不普及,公众的工程素养较差,导致整个社会缺乏发明创造的热情。第六是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堪忧。目前的工科教师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许多教师还缺乏必要的国际视野、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作为一个尚未全面工业化的国家,拥有较大规模的、强大的工程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工程教育的改革应着眼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应该提高全社会的工程素养,激发整个社会对发明创造的热忱,以构筑工程教育的良好社会基础。

在这样一些背景下,全面工程教育的理念得以扩展。其中有诸多重要问题需要探讨,包括跨层面和跨专业的通识性工程教育、以创新和实践为导向的工程教育、适应技术前沿和全球化要求的教育改革,学习方式的革命、人文和艺术教育以及师资培养,等等。

全面工程教育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致力服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府目标。全面工程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注重学生社会能力、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全面工程教育理念包括以下三个基本含义。

全过程的工程教育

全面工程教育将工程思维作为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主张工程教育应包括整个教育和专业培养体系,覆盖从幼儿教育、小学、中学到大学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的各个教育阶段,将工程思维和工程文化根植于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