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资讯
时代需要“全面工程教育”
在中国,谈及古代工程的辉煌,谈及茅以升、李四光、钱学森等工程大师和工程教育家,人们曾引以为荣。但现在,以立志做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或技师为人生目标的学生却在减少,一些实力雄厚的工程学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生源质量和数量都不尽如人意。
工程教育存在弊端
工程教育影响力不足、研究力量不足、教育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已对工程教育质量形成威胁之势。
第一,工程教育的影响力不足。我国目前学习工科的学生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较高的,但工程教育对广大民众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中学生对工程学科知之甚少。在民众的心中,工程教育意识弱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对工程教育的偏见也还不少。
第二,工程教育的研究力量不足。在美国,有的大学早已设立工程教育博士学位,目前已有多所大学建立了工程教育系(DepartmentofEngineeringEducation),专门培养从事工程教育研究与工科教学的高层次人才。我国的工程教育研究曾很活跃,而近几年研究人员逐渐减少,研究氛围也不浓厚了,工科教学人才的培养机制很不完备。
第三,工程教育模式过于单一。工程领域众多,不同地区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同企业人才需求千差万别,社会需要的工科人才必然是多种多样的,由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组成的队伍体系非常复杂,这就必然要求工程教育培养的人才多样化。但现有工程教育模式单一。在学校定位、办学指导思想等方面,存在着日益明显的趋同现象,很少有学校明确表示要办成高水平的工科型大学,社会真正需要的工程师的培养往往被忽视。
教育上的某些弊端,导致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检测,考试之外的知识被视为多余;学生最关心的不是课程本身,而是他们获得的资格所具备的市场竞争力;文化陶冶过弱,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专业教育过窄,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功利主义导向过重,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本技能训练不够;共性制约过强,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
“全面工程教育”顺势而发
针对上述问题,“全面工程教育”顺应时代的呼唤,以其草根性、全面性、系统性等特点,致力于不断探索新思路、新举措,探索新的教育哲学。
教育的草根意识要强化。工程教育生源减少,直接导源于民众工科兴趣的减弱和工程意识的淡化,直接导源于工程教育对民众影响力的下降。对此,全面工程教育主张强化工程教育的“草根”意识,其特点是:第一,顽强,有根基,具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生命力。第二,广泛,遍布教育系统从底层到顶层的每一个角落。
全过程的工程文化素质教育。根据草根意识,全面工程教育致力于将工程思维和工程文化根植于整个社会,要求将工程思维贯穿整个教育和专业培养体系,覆盖从小学、高中到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各个教育阶段。其中,最为关键性的举措有: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进行的工程通识教育,与产业界的合作教育,为适应技术前沿发展与全球化要求的课程改革,创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