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资讯
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理性与大学责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占据世界历史主流的因知识与资本的全球流动而导致的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进而极大影响了大学的转型。本文作者首次提出“大学理性”的概念,认为大学理性就是大学在其产生与发展的历程中对外部世界达到最完全认识的能力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作者认为,近现代大学的发展路径就是一部大学内部理性逻辑与大学外部多重压力不断对抗、相互制约,继而在新的起点上建立新的平衡的历史。
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学理性与大学责任
自上世纪60年代始至本世纪初,始于美国然后迅速蔓延全球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惠及了千家万户,这种功利主义政策使大学“公共职能”浮现,融入社会公共生活;与此同时,大学“自主职能”与价值自由观念渐渐消隐,“大学责任”一词日益和高等教育紧密逐渐联系起来。从更深邃而广阔的视野来看,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占据世界历史主流的因知识与资本的全球流动而导致的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蔚为壮观,“支持全球化就是尊重市场规律”成为一种强势逻辑,直接撞击大学的理性精神,进而极大影响了大学的转型。世界各地大学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学自教育内容到教育品质都被迫深陷其中,尤其是非英语母语国家还必须应对以英语为基本渗透工具的欧美霸权文化的侵蚀。
大学发展是内部理性逻辑与外部压力相制约的历史
一方面,这种由资本之“主义”主导的市场化运作逻辑逐渐遮蔽甚至取代了由理性之“主义”主导的大学学术化运作逻辑,“经济主义”的逻辑开始泛滥到校园学术生态的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象牙塔内部的学术研究与象牙塔外部的市场价值主动勾联而衍生的“学术资本主义”无孔不入,并深入大学的“骨髓”,进而表现为大学理性的沦丧,校园文化生活自主性的丧失以及学术创造力的萎缩。这种由外及内与内外勾联而产生的压抑教育主体性现象导致了大学性质的重大变化,一般称之为“当代大学的自我异化”。
自中世纪产生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以来,这种最具原创特色的组织形态已经跨过了近千年的历程,近现代大学的发展路径就是一部大学内部理性逻辑与大学外部多重压力不断对抗、相互制约,继而在新的起点上建立新的平衡的历史。以理性为主导的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把大学视为理性的产物和理性的工具,是探索高深学问和普遍真理的场所,认为大学对真理的探索出自不计功利得失的纯粹理性冲动,并要求大学重视自由教育,培养自由人和完全人。任何一种新的高等教育机构的产生往往就是人类探寻高深学问活动即理性繁荣的结果,因而大学就自然而然成为人类传承知识与创新知识的主要场所。
因此,可以说,认识论及其理性思维的发展是推动大学这种特殊组织机构演化与制度变迁的动力,其中围绕知识的认识论问题就是大学理性的中心议题。
大学理性
无时不贯穿于大学之中
西方大学发展史的比较研究与历史研究表明,从古希腊学园到中世纪大学,从近代偏重教学的英式大学到偏重研究的德式大学,再到倡导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并重的美式大学,大学理性无时不贯穿于其中:首先,知识与理性是整个学术系统工作的基本材料和基本工具,教学和研究则是操作这种材料和工具的基本活动;其次,大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所谓的“高深学问”,本身就是大学基于自身理性执著追求的结果;最后,现代大学所提倡的社会服务,必定是大学应用自身所特有的高深知识和学术理性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过程。
现代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