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资讯
如何以信息手段进行思想文化教育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如何积极主动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使大学生能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这一重要课题,敏锐地抓住了当今世界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善于运用互联网等现代传媒,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校园网络思想文化建设有新突破
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有新突破。各高校加大投入,不断改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了融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校园网,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学习知识、活跃生活提供了重要渠道。同时,各高校积极运用校园网络平台,建设了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许多院(系)、班级、社团建设了反映集体活动、反映学习生活、反映兴趣爱好的专题网页,初步构建了特色鲜明、渗透广泛、辐射力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新突破。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和优势,丰富了教育内容,既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教育,又开展学科专业最新研究成果教育;拓展了教育活动,既开展传统的实体党团组织活动,又开展新型的网络虚拟群体组织活动;改进了教育方式,既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教育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又开展师生相互沟通、平等交流的教育;创新了教育手段,既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等重大问题讨论开展主题教育,又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服务开展专题教育,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校园网络管理有新突破。加强校园网络信息技术防范管理,初步建立和完善了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信息过滤、信息适时监测与跟踪、路由路径控制等系统。加强校园网BBS的管理,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依法关闭了一些对有害信息防范不力的校园网BBS。加强校园网上信息管理,整合学校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和网上育人良好环境。
积极拓展网络思想教育新途径
加强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网络精神文化产品。让大学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基础是增强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
组织专家学者参与国家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参加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国数字图书馆、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版、数字化多媒体研发等网络文化重点项目建设,促进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为大学生提供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产品。
组织力量,创作生产一批科学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等高水准的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产品,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确保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加强互联网管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确保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的根本举措。
着力加强校内网站和网络用户管理。建立校内统一的网站登记备案数据库、域名数据库、IP地址数据库,为网络文化信息服务的有效监管提供基础性支持。积极稳妥推行网络实名制,尤其是对校园网BBS应严格实行用户实名注册制度,对网站主办者、版主等进行实名登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