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张文通,男,汉族,1993年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开发能环博2018级学生。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称号。
“从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那一刻起,人类与星空的距离便开始缩短了。发现号登陆火星的那一刻,人类与星空的距离再次缩短。这一切都是从抬头仰望星空开始的。然而没有一代代科学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计算和探索,如果没有每一个精细数据的积累,人们终究也只能是仰望而已。”来自2010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我很喜欢北京高考的这次命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人只有仰望星空,才会有奋斗的动力,而只有脚踏实地,才有实现的可能。
仰望星空
2016年4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复试路上,我怀揣着对北京的向往坐上了西安到北京的火车,在长达接近13个小时的路上,我一直没有睡着,脑海里全是北京的向往和好奇。之前的生活中除了杭州和大理的短短之行外,我未曾去过其他地方。当我穿过拥挤的人流,第一次踏上北京,我心想我一定要在北京西站好好体会一下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然而,还没能仔细回味北京西站的恢弘,我就被同行的同学以及人流一起涌向了昌平。当我到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那富有年代感的东门牌子上刻着校名,带有厚重的历史以及责任感,一下子就吸引我的心神,我心中暗想一定要在北京上学。经过复试和面试,成功的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油气田开发攻读硕士。
2016年9月,这次不再是匆忙的一瞥,这次是仔细的端详这所学校。到学校后,新的一切总是那么新鲜和陌生。我骑着自行车溜过昌平的一条条街道,充分感受这里的气息。到非常规课题组后,认识了实验室的师兄和师姐,那时候我不知道科研为何物,只是觉得高大而且神圣,遥远而模糊。研一开始上课,我非常喜欢小组讨论,这为我后面的科研之路添下了一丝伏笔。研一下学期开始进组学习,一开始总是茫然,刚开始英文文献都不会下载,是实验室黄亮师兄教会怎么下载文献。研一下和研二整个时间,都在研修313,黄亮师兄在我前面坐着,每当我抬头,便会看见师兄认真的看文献,做模拟,从不懈怠。师兄认真沉迷学术海洋的背影给了我一个好奇,学术到底是什么,能让人如此着迷。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我有了模糊的答案,学术就是追寻真理,追寻发现问题的答案。说实话,我还是不理解学术,她仿佛戴了一层面纱。等研二快结束,那会觉得自己要找工作,当时的硕士论文虽然做的很浅,但是觉得足够毕业,在办公室呆着有点迷茫和惶恐。直到有次,一起去饭堂吃饭,经过博士屋,志林师兄认真抱着一本英文书籍在那目不转睛的看着,仿佛世界就只有他存在,那种智慧,探索的精神一下子就吸引到我,让我更加迫切的知道这个精神世界或者是学术世界的奥秘。等吃过午饭,我便找到我的导师宁正福教授说是要认真看一看这个学术世界,并且我要体验一番。然后,我便开始了我的博士生涯。
在我博士入学,我对未来是无限憧憬,读文献让我进入另一个世界,仿佛不用理会生活的烦恼,只是静静的沉迷在学术世界。宁老师给我的方向是实验室没有做过的,黄亮师兄也觉得非常好,时代在变革,技术在创新,只有走不同的路,实验室才能发展,才能更好的推进学术和技术的发展,才能跟好的为祖国献石油。
实验室师兄的孜孜探索让我对学术有了很强的向往之心,宁老师的教导以及浩瀚的文献让我沉迷其中。学术仿佛就是星空,那浩瀚美丽,神秘优雅,充满未知,让人向往。而我此时,抬头仰望着星空。
脚踏实地
对着这片浩瀚的星空,我开始了我的探索。在这里,特别感谢当时博士屋的师兄和师姐,他们引领了我的第一步。志林师兄当时对我说工具是提高学术生产力的第一要义,教会了我使用谷歌学术,scihub,下载各种教学视频的工具。使我能够无忧的开始探索。小军师兄教会了我学术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要把握每一个细节。朝辉师姐和荣荣师姐告诫我要趁早,有想法就立刻实施。我当时对师兄师姐的话记在心里,但是没有经历过,体会不是很强烈。等我18年7月开始我的电驱实验,特别的烦人和折磨。那2个月的时间,不经意间一个螺丝的漏水,一个阀门的开关都会导致好几天的实验功败垂成。每隔2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我当时就在实验室呆呆的看着我的仪器。等数据出来后,和宁老师交流,发现数据有的地方规律有些奇怪,宁老师告诉我实验需要重复做,才能明白和体会其中的规律,经过反复的实验,终于对电驱实验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考虑到没有人研究过这个问题,试着写了一篇论文,经过和师兄的讨论和修改,终于投了出去,过一个月,返稿大修。由于语言的问题,师兄不厌其烦的帮助我修改,告诫我写论文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何回复编辑和审稿人。当这篇论文被录用时,那种喜悦感让人无法自拔,这就是学术的魅力吗。当我投第一篇文章被录用时,由于过分的顺利,我的心有点飘飘然。当我再次研究电流对界面性质的影响时,做出的结果投稿却接二连三的被拒稿。说真的,那会我特别怕来邮件,因为我担心希望带来的失望。这一年,文章的接连拒稿对我心里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我感觉自信心被磨灭了,整个人有点不知所措。 这个时候,特别感谢宁老师,实验室的王老师,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以及身边的每一个人,鼓励我,支持我。宁老师和师兄一次次的和我反复思考拒稿的理由和我们实验的不足,在此期间建议我要多读大量的文献。经过长时间的读文献和不断的交流,终于确定新的实验方案。经过微材料院张老师,李彦同学,化工分析中心的老师们帮助,我对电流对致密砂岩表面的性质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一次,投稿,修改,到录用,对自己成果研究的肯定。等到接收文章的那封邮件,我兴奋的跳了起来。真的经过万水千山,那么多人的帮助,自己做的成果终于受到了认可。这个时候我明白,学术的成果真的就是反复的实验,持续的读文献,频繁的交流得到的。而学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至于要得到这个结果,就需要脚踏实地的前行。
浩瀚的学术星空吸引着我的前行,那么神秘诱人,不过经过这博士两年的学习,我明白做学术就得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怕失败。失败会更加磨砺自己强大的心里。未来的学术生活中,要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仰望着星空脚踏实地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