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不忘初心
【个人简介】:韦世明,男,汉族,1994年10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曾获国家奖学金、十佳大学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SCI 13篇,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2篇,其中包括SCI1区Top期刊发表文章6篇,在国家级刊物《石油学报》、《中国科学》发表论文3篇,并担任行业顶级期刊JPSE、JNGSE审稿人。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培养。
“人必先自救,而后人助之”,每当我遇到挫折和想要抱怨时,总会想起这句话,它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激励着我:你不能停止脚步,背负越多越要负重前行,唯有自己先变优秀了,其他事情才会好起来。
天道酬勤,认准了方向就尽管去努力
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这片土地上,自2012年9月2号起,我已经生活了九年之余。大一入学环境科学专业,大二以专业第一转专业到石油工程,本科期间两次专业第一并保研到岩石力学实验室正式开始自己的科研生涯。回想过去,感恩遇到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感谢老师在我学业上的耐心指导,感谢同学在生活上对我的照顾。
当我进入岩石力学实验室的那一刻起,实验室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师兄们耐心的帮助让我决定要做个优秀的科研人。还记得自己在研一有一天突然对地层中的天然裂缝起了兴趣,看了几天文献后便拿着不成熟的想法去找金衍老师,但是金老师仍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自己讨论,指出自己想法中的不足和关键问题所在,这大概就是我对科研保持热情,对科学问题保持好奇的缘由事件了。当选择了页岩气流固耦合这个大方向后,我便在师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大量阅读文献,开始尝试进行有限元编程。第一次写完超过1千行代码的程序时,还没来得及骄傲便沉入了程序不收敛的“沼泽”中。通过不断请教师兄与老师,不断地阅读相关文献,以及向其他学校老师和学长们求教,终于在4个多月后让程序良好的运行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领域内的相关大牛,打牢了自己的有限元编程基础,也完成了自己的硕士论文和人生第一篇SCI文章。
迎难而上,厚积薄发
博士期间,在课题组老师们的指导下,围绕深层/超深层油气钻采面临的岩石与流体多场耦合的关键科学问题,我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基金重大、面上项目及油气重大专项等多项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开阔了我的科研视野,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有时也会遇到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老师和师兄们的指导下一步步进行攻关,最终解决问题,这种过程充满挑战和成就感,也让自己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
在导师给定页岩气流动机理与压采一体化模拟研究方向之后,我不断将研究进展转化为科研成果,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 1区top期刊5篇,EI收录文章4篇;并担任行业顶级期刊《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等审稿人。2020年9月我收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Peter K. Kang教授访学邀请,同年10月份收到阿尔伯塔大学Ergun Kuru教授访学申请。最终于2021年4月份前去阿尔伯塔大学访学。在2021年5月份,我收到美国UT Austin于伟教授访学邀请,并共同探讨我在2020年发表在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上的文章“Predict the mud loss in natural fractured vuggy reservoir using discrete fracture and discrete vug network model”。当研究成果得到同行认可,文章不断有新增引用的时候,我体会到了对我而言真正的快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特别感谢学校、学院和实验室的大力支持,我才能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培养,我将在国内外导师的指导下,开展气固热耦合作用下深层页岩水力裂缝闭合机理研究,旨在明确深层页岩气储层生产过程中的水力裂缝闭合机理,优化页岩气储层压裂措施,提高我国页岩气开采效率提供指导。
2021年的加拿大疫情来回反复,置身处地才感到我们国家对人民生命的重视。虽然在加拿大的大多数时间都只能待在屋里,但是相比老一辈科研人为祖国强大所吃的苦和做的贡献,我感慨自己处在一个十分美好的时代。一人所处逆境应不断提升自己,国家所处逆境当大家不断提升自己,为国家崛起做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再次感谢实验室每位老师对我为人处世和做学问的谆谆教诲。展望未来,我将继续行走在科研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