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开物成务
【个人简介】:柴汝宽,男,汉族,1993年1月生,中共党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油气田开发专业2019级博士。曾获博士学业奖学金,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EI论文3篇,中文核心多篇以及发明专利多项。
步入博士阶段已两年有余,进入石油大学也超过了五年,回望时光,有曲折、有坦途,有失落、有高兴,有高光、有低谷,但感恩经历一切总是美好。从开始的懵懂无措到现在的目标明确,从开始紧张急躁到现在稳定踏实,我始终秉持“厚积薄发,开物成务”的校训精神,满怀信心的、坚定的走好每一步,在前进中不断地积累与成长。“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已坚定信念,我会笃定向前,为祖国石油事业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不忘初心,志存高远
五年前,伴随着嘹亮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歌声,我正式进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入学伊始,刚刚进入新的学习阶段的我难以适应新的学习节奏,明显感觉手足无措,毫无头绪。懵懵懂懂的知道要认真学习、要好好努力,但面对浩如烟海知识却不知从何、如何学起。细心的导师看到了我的窘迫,导师耐心的开导“你需要先冷静思考你为什么选择油气田开发专业?你以后的理想是什么?”在特殊的情境下,我竟一时回答不上来,也许是因为问题直击内心所以以往熟悉的套词在此刻也难以说出口。默默的冷静下来,回想自己本科选择专业的初心,反思内心的犹疑,我对油气田开发专业的热爱依旧炽热,我依旧想成为能为祖国石油事业做贡献的人。经过冷静的思考,一扫此前的迷茫,我笃定自己的信念—为祖国石油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满怀信心昂首阔步向前。
脚踏实地,勤奋刻苦
在某一个角度上来讲科研是枯燥的、无聊的。如果成果对于科研人员意味着黎明的话,那我们需要首先学会忍受并逐渐享受漫漫长夜。科研伊始,我选择课题组此前未涉及的科研方向,对于我来说这无疑是主动延长了黑夜的时间。没有组内资源可以借鉴,没有导师、师兄可以依赖,完全从头开始,从书本开始,从每一个基础知识点开始,我由此开始踏上漫漫征程。教材学习,文献阅读,遇到问题返回教材查找知识点,在这样的反复中我不断推进着自己的研究工作,也乐在其中。但每到和其他同学比较时,看似进展缓慢的我总是备受打击。同时起步的同学已经刊发论文,而我刚刚着手,心中难免急躁,有时甚至会想钻研差不多就行,赶快整理成果赶快发表。日常沟通中导师看出了我的急躁,他说到:“科研是一场马拉松;一时的快慢并不决定最终结果,踏实的基础、稳定的节奏才是获胜的关键。既然确定了要做学术,就应该耐得住寂寞、坐的了冷板凳”。谆谆教诲,启迪颇深。我又重新步入规律的生活轨迹,踏踏实实学习、认认真真积累,内心也归于平静。就在这样的日复一日中,我慢慢感受到了自己专业上的成长、逐渐开始享受安静的学习与积累。
敢于创新,攻坚克难
受益于前期大量且坚实的基础知识积累,每每遇到问题,我总能很快找到问题解决办法。但我并不局限于此,我更喜欢追根溯源,而后选择原始创新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例如,润湿性作为油气田开发的基础指标被广泛应用,但作为宏观定性结果难以有效精准的和油藏微观性质相结合。基于该问题,我首先进行大量的润湿角实验探究其中蕴含的油-水-岩反应规律,而后尝试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分子尺度探究有机分子团与矿物表面相互作用,而后利用密度泛函理论从原子尺度探究不同有机分子与岩石表面成键特征,最终通过有机分子与岩石相互作用能这一基础指标实现油-水-岩反应规律的准确预测。敢于面对问题,敢于追根溯源,勇于从根源上探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放眼长远,戒骄戒躁
进入石油大学已5年有余,周围都是熟悉的同学、老师,囿于熟悉的小圈子难免产生倦怠情绪,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长远发展。每每此时,我总是会踏出自己的舒适圈,积极和其他课题课题组和其他高校同学展开深入的交流。放眼长远、瞄准高处,从学术能力、学术水平以及学术成果等各个方面,重新审视自身问题,寻找自己与优秀同学的差距,然后重新回到自己的学习节奏踏踏实实的查漏补缺,向优秀者看齐。同时我也会积极与其他年轻师弟师妹沟通交流,积极传授已有学习经验,帮助师弟师妹顺顺利利地走好学术路。
回首来时路,我收获颇丰,感恩学校,感恩导师、感恩经历,一路茁壮成长;展望未来时,我踌躇满志,为国家、为学校、为个人,必要奋勇争先。时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已坚定信念:为祖国石油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祖国石油事业的发展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