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实地调研
一场场爱心支教
一条条务实建言
火热的社会实践课堂遍布祖国大地
这堂“思政课”别走得太快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更在心里!
“铁人精神训练营”,是传承。
岁月更迭,从把亘古荒原变成油田基地的王进喜,到把石油名片亮相海外的李新民,铁人精神犹如维系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一根纽带。营员们正是这样一步步踏着“铁人”的足迹,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将实验做到田野间、将所学用在一线中,在社会现实场景中发现“真问题”、产出“真成果”,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
2024年7月到8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以“奋进迎华诞,赓续石油魂,争做新铁人”为主题,举办了为期2个月的第六期“铁人精神训练营”,精心打造“迎华诞——续传承——办实事——绘新篇”4大专题、14个主题的实践活动,组建74个营小组,参与人数达500余人,奔赴全国34个省市,于广袤大地上探寻真知,在知行合一中磨砺品性。
他们以大地为纸
汗水为墨
每一步踏出梦想的轮廓
用热血绘就青春的华章
这是“思政课”应有的样子
在“大思政课”中感悟中国精神,激扬青春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们不仅善于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还在实践中为中国精神赋予时代内涵和生机力量。
“爱满长庆,油漾华池”营小组前往甘肃省庆阳市及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十二采油厂,“通过此次的实践之旅,我们深入油田生产一线,走进和感悟我国石油事业的辉煌历史与发展时空,对铁人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营员2023级本科生董书赫在参观长庆油田展览馆后分享道。“从‘西部大庆’的口号中我感受到了长庆蓬勃的生命力,从一件件展品中我逐步深入了解了长庆石油人‘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辉煌奋斗史,也深刻感悟到‘能源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里’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水射流第四党支部营小组以“云上智钻,赋能‘一带一路’新质发展”为主题,组织团队成员“走出去”,前往新加坡参加国际OMAE会议,分享“云上智钻”集成系统构建思路与主要研究成果;“迎进来”,邀请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Kuru教授来到学校进行学术交流;“连起来”,与学校留学生组织开展了学术共建,分享地域文化,讨论研究进展,思考“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人的担当。
训练营还搭建起一座文化浸润的舞台,让同学们感受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非遗文化,体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学院2022级本科生组建的“德布洛邑”营小组前往河南省洛阳市,以高素质创新农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两条主线,双管齐下。营员在实践日志中写道:“这次调研让我感受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保存技艺,更是保存一种文化精神。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人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推动这些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在青春的征途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等待发光的星辰。而精神文化,便是那点亮星辰的火种,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不断探索与挑战,让生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在“大思政课”中倾听人民呼声,展现作为
2017年五四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把自己的“偶像”焦裕禄介绍给了青年们,勉励同学们“为祖国和人民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营员们用他们的行动证明:真正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付出。
“油Young青年”营小组三年铸一梦,青春再启航,持续巩固“校企双方携手筑梦”共建模式,以“德育哥哥、德育姐姐”特殊身份四度走进河北保定海洋石油希望小学。
跨越山海,持续接力。“青寻西北金滩能源新篇,梦绘乡村振兴斑斓画卷”营小组连续三年前往宁夏,走进闽宁镇福宁社区,点燃孩子们的“七彩假期”;走进产业扶贫车间、参观葡萄酒庄园,探寻产业发展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走进乡村学校插上梦想翅膀,深入田间地头感悟热土情怀。“石”志不渝营小组第二年走进巢湖市,以专业为翼,知识为桥,搭建起通往乡村繁荣的通道,在巢湖广阔的基层沃土中,与村民心手相连,与学生共同成长。
扎根基层沃土,砥砺青春担当。铁人先锋营小组助力北京市昌平区中卡友好生态园,开展“生态果香映屏前,电商助农兴乡村”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经过营员们的不懈努力,直播期间累计点赞超过1.5万次,共有超过2600人次观看,为生态园增加粉丝300余人,提高当日营业额近万元。
同人民一起奋斗的青春更亮丽,与人民一起前进的青春更昂扬。营员们不仅了解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更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成为一道道最亮丽的风景线,永远镌刻在乡村的记忆中,成为乡村振兴最动人的注脚。
在“大思政课”中感应时代脉搏,挺膺担当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国人民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逐绿而行,拥抱“双碳时代”。“辽河风吹动五彩油田,青年梦献给崭新时代”营小组前往盘锦市辽河油田,感悟创新创造的企业底色。展望辽河油田发展55年之际,营员们切身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绿色工艺的新理论,掌握当前碳源碳汇变化形势。明确要把节能作为第一能源,强化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和效率提升,将积极探索低碳商业模式,形成绿色竞争优势厚植我们内心,这才是我们下一代石油人共同的理想追求。
探秘LNG,感受转型时代的发展机遇。“气”贯长虹社会营小组以“碧海探秘共寻‘清洁能’ ,低碳实践同筑‘绿色港’”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营员们认识到我国在能源领域的发展程度以及在能源转型中的进程,了解到LNG项目与环境紧密相连的关系,立志要为绿色低碳与能源转型贡献青年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营员们以不同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这是时间的接力,是精神的传承,是责任的传递。
在“大思政课”中丈量祖国大地,扎根成长
“我上过很多堂思政课,也曾登上讲台进行过主题宣讲,但一边参观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一边为身在远方的同学介绍还是头一次。不仅自己学习了,而且我还带着大家真真实实穿越了一回历史。”作为“回红色赣南地,寻根伟大西柏坡”营小组成员,李哲凯同学在博物馆边学习边为远在北京的同学现场直播了一堂生动的在线思政课,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讲述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文化的魅力与力量,也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强大动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探访抗战之城,擘画振兴蓝图。青“石”助湘行营小组携手衡阳团市委,围绕“青话党史、青伴童心、青助文旅”三个主题前往“中国黄花菜之乡”衡阳市祁东县开展社会实践。向祁东县砖塘镇捐赠价值约7000元的物资,促成祁东县与北京湖南青创会签约合作协议,用石油学子之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以祁东少年之童心描绘梦之雁城。
践行“石榴籽”精神,浇铸民族团结花。“千里雪域送温暖,心系团结京藏情”营小组走进拉萨市第一中学,面向初中一年级约70名学生进行宣讲,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示范者和践行者,让同学们了解各民族的独特魅力和多彩文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是“大思政课”应有的样子
“我很早就听过石油人的故事,但是真正了解铁人精神是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上’”,2023级本科生李秋果同学说。
营员们走出教室校园,走向广袤河山,扎根祖国大地,摸真情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真正实现了青年自身有成长、人民群众有受益、实践育人有成效。
6年来,训练营紧扣时代脉搏,服务国家需求,累计吸引清华、北京等24所高校的224支团队、2500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入选教育部、团中央等国家级专项71次,获评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项目等国家级荣誉22项、北京市优秀社会实践团队等省部级荣誉19项,转化为“挑战杯”红色专项北京市一等奖、“国创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北京市特等奖等省部级奖项16个,结题团中央实践育人等国家级课题2个,在《中国共青团》《北京青年工作研究》等期刊发表文章18篇。“铁人精神训练营”作为首批案例入选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大数据赋能平台,获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被编入北京共青团《青春助力》案例集,应教育部、团中央邀请,6次面向全国分享典型经验(观看人数达1.4万),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内主流媒体报道340余篇,得到政府和人民感谢信22封、锦旗18个,共建社会实践思政基地17个。
通过走好“聚焦一条主线、树立两面旗帜、协同三方力量、夯实四化驱动、赋能五维提升”的“12345建设”五部曲,训练营打造了具有鲜明“油味儿”和“铁人文化”的特色实践育人品牌。以党团赋能强引领,以文化聚力促发展,创新融合“理论-课程-实践”“铁人精神”文化联合研究,以平台为依托,以项目为牵引,不断深化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推动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以青春之我,燃青春之彼
奔赴祖国各地,深入基层一线
中石大学子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
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
追梦在路上,圆梦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