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2023年暑期,中石大石油工程学院以“学习二十大,赓续石油魂,争做新铁人”为主题,举办了为期2个月的第五期“铁人精神训练营”,精心打造“悟思想”“迎校庆”“建新功”3大专题、11个主题的实践活动,组建60个营小组,参与人数达500余人。青年学子走进红色教育主阵地、油田生产最前沿、田间地头第一线,奔赴全国20余个省份“自找苦吃”,共上一门行走的“大思政课”。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有品有质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体系化的训练营。学院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修订《石油工程学院“铁人精神训练营”评价体系》,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以制度规范实践育人品牌。注重宣传引导,31个研究生纵向党支部全部组建营小组,超80%的2022级本科生参与实践。注重党建引领,依托“铁人精神训练营”,成立“铁人先锋”党、团支部。注重培训赋能,为实践团队详细解读评价体系,邀请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作经验分享,马克思主义学院杨关玲子老师作专题培训。
加强资源整合,搭建平台化的训练营。学院积极联络校友和学生家长,形成协同育人效应,促成多支实践团前往大庆油田、辽河油田、长庆油田等地开展校友寻访和实习实践活动。依托学校与长治市签订的校地战略合作协议,组织2支实践团前往长治市开展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牵头组建山西省长治市“课程思政讲师团”,通过“云端课堂”进行系列科普。“油你油我”志愿队联合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依托校地共建的社会实践基地,举办第二届“石油科普进校园,点燃少年能源梦”夏令营。依托团中央“笃行计划”“圆梦工程”,积极组织实践团队申报立项,提高青年实践能力。
加强过程管理,注重精细化的训练营。实施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制,安排专人负责安全工作。重视活动指导,将指导老师参与项目过程情况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参与实践活动,辅导员分批下沉到实践团队,提供有力指导。定期通报各团队实践新闻、实践日志、实践进展,精准掌握实践动向,并及时将实践案例报送学校团委、北京学联、V思想等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有“知”有“为”
悟思想,立铁人之志,在寻访红色基地中受教育。学院34个营小组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研学,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铁人先锋”实践团前往老爷山红色教育基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重走革命路线,编演红色情景剧,重温革命先烈的战斗情景和英勇事迹。“七秩石子助湘行”实践团来到“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徐解秀老人故居、沙洲第一片小等红色基地,切身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伟大爱国情怀。
迎校庆,传铁人精神,在走进石油企业中长才干。学院16个营小组走进石油企业,深入油田生产一线,了解行业发展。“红色筑梦 铁人铸魂”实践团前往大庆油田,深入了解石油石化行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未来机遇,进一步坚定“端牢能源饭碗”的初心使命。学院实践团队奔赴胜利油田、塔里木油田、大庆油田寻访校友,与1953级校友季永嘉,2012届校友、钢铁1205钻井队党支部书记段永坚,2016届校友、钢铁1205钻井队副队长陈建国等开展座谈交流,学习先进事迹,汲取精神力量,共同唱响《我为祖国献石油》。
建新功,学铁人干事,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贡献。学院13支营小组立足专业优势,推动社会实践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和“双碳”等国家重大战略。“双碳”时代服务队举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坚定能源报国决心”暑期夏令营,组织助“双碳”、知地球等5大版块的36场主题课后服务活动。“助双碳能源强国迎校庆七十华诞”实践团来到油田社区普及“双碳”和绿色发展理念。“求取闽宁致富经共绘西北能源梦”实践团联同6名留学生走进非遗工坊、镇史馆,共同制作手工龙舟和粽形香囊,架起中外学生沟通的桥梁。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有声有效
学院把思政课堂搬出校园、搬进社会,引导青年读好“无字之书”,在广阔的社会大舞台中学思践悟、绽放青春。系列实践活动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当地民众的热情“点赞”和各级媒体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学院实践活动在校内外各级媒体发布新闻稿件210余篇,得到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等主流媒体报道131次,收到来自山西长治市沁县教育局、江苏扬州市槐泗镇人民政府等单位的感谢信9封,来自巢湖市拓皋镇大糖村村民委员会等单位赠送的锦旗10个,与郴州团市委、北湖团区委共建社会实践基地10个。17支团队分别入选“圆梦工程”项目、2023年暑期“三下乡”“笃行计划”社会实践专项活动、2023年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队,2023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等项目。学院团委书记在中国大学生在线分享训练营做法,观看人数达1.5万次。
郴州团市委副书记梁园宇认为,“七秩石子助湘行”实践团在红色教育上做实功、爱心支教上出细功、乡村振兴上谋新功、成果转化上下苦功,为助力北湖区鲁塘镇留守儿童、城市随迁子女度过充实的暑期生活,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合肥团市委副书记洪欣称赞“石”志不渝志愿服务队切实提升了共青团实践育人质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学院注重实践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实践项目转化为“挑战杯”红色专项、“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项目。2023年,学院在“挑战杯”红色专项中获得北京市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互联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中获北京市一等奖1项,均由社会实践成果转化而来。
学院坚持将社会实践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每年在秋季学期举办“领航团校2.0”,邀请优秀营员担任本科新生班级领航员,组建“向阳花”青年宣讲团,举办社会实践交流会、优秀项目分享会等,让实践育人故事走进新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