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
三月春潮涌动,雷锋精神的温暖在校园内外绽放;青春薪火赓续,奉献的种子在新时代生根发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进雷锋精神在广大学生中蔚然成风,石油工程学院开展了“赓续雷锋精神 砥砺奋斗青春”学习雷锋月系列活动。
一、深化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
学院以宣讲筑牢思想根基,用观影践行使命担当,借“专栏开辟”营造浓厚氛围,掀起全院追“锋”热潮,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志愿服务中淬炼青春、奉献社会。在“雷锋纪念日”当天,发布“石小志”IP形象及志愿者服装,通过视觉元素的创新,展现学院志愿者的风采。邀请全国三八红旗手李淑芳为学生讲述带领周边妇女一起勤劳致富的故事,激发广大学子爱岗敬业、奋勇争先的工作热情。精心筹办“百年征程杯”微团课大赛,12名团支书以真挚话语讲述时代故事,以赤诚之心传递青年担当。院研究生会、石工本24-1团支部创新“领学+研学+践学”三维模式,以“理论研习筑牢信仰根基、热点研讨凝聚思想共识、实践赋能彰显青春担当”为主线,组织开展全国两会精神读书班活动。水射流第三党支部、研钻井24-5团支部、石工本23-4班等党团班多形式观看雷锋事迹专题片、宣讲新时代雷锋故事,共同深刻领悟雷锋精神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油藏工程党支部、油气井力学与控制工程第二党支部、石工本23-1班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参观学习,深入了解我国石油勘探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历程与智能化转型成果。学院开辟“学雷锋做雷锋”“我们的志愿故事”宣传专栏,持续报道典型事迹、品牌活动等推文53篇,阅读总量超15000人次,积极营造学院“人人学雷锋,处处有雷锋”良好氛围。


图1:“石小志”IP形象+“铁人先锋”志愿马甲

图2:邀请全国三八红旗手李淑芳为学生讲述带领周边妇女一起勤劳致富的故事

图3:“百年征程杯”微团课大赛

图4:党团班多形式观看雷锋事迹专题片、宣讲新时代雷锋故事

图5: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参观学习


图6:学院开辟“学雷锋做雷锋”“我们的志愿故事”宣传专栏
二、推进学风建设,厚植学术底蕴
学院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学风建设,不达目标绝不放手。持续开展高数、大物、英语等课程“周周评、月月比”活动4次,定期分析考试成绩,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持续深化“双1+1”结对制度,竞聘99名优秀党支部、高年级研究生对低年级本科生进行学业帮扶。召开班主任协同育人工作专题会,系统梳理学院育人工作成效与改进方向,为新形势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凝聚了共识。举办第十五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校内赛,63支队伍通过“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文化传承”三维度展开激烈角逐。开展优秀学长学姐分享会、学生组织宣传技能培训等系列活动,全方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青春榜样・石工力量”为主题,精心打造“人物专访+事迹展播+成长对话”三位一体的宣传矩阵,深度挖掘30余名在科技创新、学风建设等领域表现突出的典型学生事迹。发布“石工‘油’学风”最美笔记征集活动,60余名学生分享在校期间记录的课程笔记,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学术氛围。聚焦毕业生急难愁盼,联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北京团市委、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举办“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网络双选会”,共计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活动得到北京青年报专题报道。

图7:英语四级模拟考试

图8:集体、个人“双1+1”结对会议

图9:班主任协同育人工作专题会

图10:第十五届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校内赛



图11:“最美笔记、石油人物志、网络双选会”宣传专栏
三、践行绿色使命,助力双碳目标
走进劳动教育基地、城市服务中心、公园、社区等场所开展松土施肥、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引导广大学生做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以植树节为契机,走进中卡友好生态园举办“青春添绿正当时”主题活动,一起挥动铁锹为树林松土施肥、苗木补植,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夯实“绿色”基底。以世界水日为契机,学院学生会举办“植”此青绿,“碳”索越野校园定向赛,倡导每一位学生成为大自然的守护者。组织4名志愿者投身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志愿服务保障,以刻苦认真、踏实无私的志愿形象,用青春活力和责任担当展现中石大志愿者的靓丽风采。

图12:中卡友好生态园“青春添绿正当时”主题活动

图13:“植”此青绿,“碳”索越野校园定向赛

图14:4名志愿者投身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志愿服务保障
四、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品质校园
聚焦校园公共区域,开展“擦洗雕像、摆放车辆、清扫会议室”等校园环境清理工作,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校园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的环保意识。开展学院公共区域“大清扫·大清理”义务劳动,营造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组织40余名党员维护铁人王进喜、北宋科学家沈括等校园雕像,认真擦洗每个角落,用实际行动致敬伟人。组织30余名团员在校园教学区域清捡垃圾、清除杂物,分类分区域摆放自行车、电动车,共同营造“校风清净、学风清新”的良好环境。举办“致敬巾帼力量,绽放青春光芒”女生节活动,带领学院50余名女大学生观看《射雕英雄传》,在郭靖黄蓉的侠肝义胆中感受家国情怀,在光影交织中领悟责任担当。

图15:“擦洗校内雕塑 建设美丽校园”志愿服务活动

图16:“致敬巾帼力量,绽放青春光芒”女生节活动
五、传递温暖关怀,守护成长之路
面向全校发出招募令,吸引优秀志愿者,开启“第十四届美丽中国梦想导师”国家级志愿服务项目,联合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四中开展“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双向奔赴情满屯留”线上支教活动。联合昌平怡园社区开展
“传递关爱行而不辍 能源报国未来可期”爱心支教活动,精心设计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紧接地气的整学年“趣味课程”,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图17:“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双向奔赴情满屯留”屯留四中线上支教活动

图18:“传递关爱行而不辍 能源报国未来可期”昌平怡园社区爱心支教活动
六、培育阳光心态,赋能青春成长
统筹兼顾、高位起步,牵头全国能源高校思政工作论坛,纵深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总结梳理能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成果,为构建能源特色思政教育体系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严格落实每日一小时体育锻炼,高质量开办“体质提升训练营”,打造“2+10+N”训练模式,由两名辅导员担任训练营营长、10位体测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运动达人,共同帮助身体素质较差同学提高身体素质,进而提高体测成绩。举办“沐春同行启新程,培根铸魂育新人”—师生素质拓展活动,助力学院营造更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开展师生拔河比赛,缓解师生科研压力、丰富课余生活、增强身体素质。

图19:高质量开办“体质提升训练营”

图20:“沐春同行启新程,培根铸魂育新人”—师生素质拓展活动

图21:石油工程学院师生拔河比赛
七、深耕基层治理,共建大美昌平
学院组织党团支部共同组建志愿服务队,前往昌平公园、亢山广场、白浮泉公园开展清扫卫生死角、擦拭公告栏、捡拾烟头、白色垃圾等环境整治活动,培育文明新风尚。走进昌平爱地老人颐养中心,开展“大手拉小手 情暖满夕阳”送温暖活动,陪伴老人们一起修花草、摘蔬菜、踢门球、广场舞,耐心聆听他们讲述奋斗经历和幸福故事,同时为老人们讲解养老常见的诈骗手法,叮嘱他们增强防范意识,谨防养老诈骗陷阱。深入怡园社区开展“让科技走进生活,温暖每一个人”志愿活动,教老人们如何使用微信与远方的子女视频通话,如何用手机支付水电费,如何在网上购物享受优惠,帮助社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图22:昌平公园捡拾垃圾志愿服务

图23:亢山广场清理白色垃圾志愿服务

图24:爱地敬老院“大手拉小手 情暖满夕阳”送温暖活动

图25:怡园社区“让科技走进生活,温暖每一个人”志愿活动
下一步,石油工程学院将认真做好学雷锋系列活动总结,系统构建“横向整合校地资源,纵向贯通本硕博培养体系,立体拓展线上+线下的“三维联动”志愿机制,持续深化“五彩缤纷”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推动志愿服务与思政教育、专业学习、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使雷锋精神转化为青年学子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在全院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处处可见志愿红”的生动局面,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