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08-05-21
]
杨秉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科学教授、博土生导师;30余年来主要从事肝癌的临床研究.主攻肝痛的早期发现,是我国肝癌筛查工作的主要创导者之一,曾负责编写我国肝癌筛查的技术方案。
中医用望、闻、问、切诊断疾病。望是看病人的神情、气色,闻是听病人声音、嗅病人的气味,问自然是问病人的病情,而切是切脉/即搭脉。所谓“病家不用开口,搭脉便知病情”,自是故弄玄虚。
撰文,杨秉辉
西医用视、触、叩、听之法诊病,视与中医的望同,触指触摸病人的身体,如检查甲状腺、摸肝脾、检查有无肿块等,叩是医生用其左手放在病人的胸腹等部位.用右手的中指(左撇子也用右手)叩击左手的中指,而听叩击的声音.判断左手之下是空还是实的方法。而听,则是指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肠蠕动及血管的杂音等。
诊断方法众多
中医和西医的这些诊断方法虽然简便,但只能用于诊断一些明显的、简单的病症。现代医学是建筑在实验科学基础上的。因此近百年来发展了许多辅助诊断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水平,甚至使一些疾病尚在萌芽时期便已获得明确的诊断。现在主要的诊断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影像诊断、内镜检查与实验诊断三大类。实验诊断俗称化验。其中又以取静脉血做检查的项目最多,使用也最普遍,“抽血化验“几乎已成为许多疾病的常规诊断。
面对化验结果
不过对于化验检查却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化验检查对疾病诊断的价值差异很大,病人对检验的结果应听取医生的分析。在这方面常见的情况如下:
﹡如今各医院的化验报告,在检验结果后面多附有参考值(注意已不是以前的正常值),参考值多是用该设备,该试剂检测若千正常人员所得的结果故各医院常有些差别。检验之结果或许有些出入,也是情理中事。况且人体有些数据本身即有生理性的波动,早晚的化验结果也可能有些不同。
﹡有些检验结果稍稍高于参考值,未必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不必过分介意,只需定期复查即可。当然也有些检验项目,如血脂检查中的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硬化因素.应理解为高好。同样,对稍低于参考值的结果,应慎重解释,除提示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外,可能并无重要的诊断价值。当然,如低密度脂蛋白等则应以低为好。
﹡近年发展了许多被称为 ”肿瘤标志”的检验项目,但这些项目对肿瘤的诊断价值不一,除甲胎蛋自(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等少数几个外,大多特异性不强。即使其升高也并不一定是因肿瘤引起,炎症、贫血或其他因素也可引起增高的结果。但它们终究是属于肿瘤的“标志物”,故若有明显升高的.应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免误诊。当然,此类标志物阴性时也绝不能直接作为否定肿瘤的诊断。因为即使特异性较高的甲胎蛋白在肝癌病例中也仅有约60%的阳性率。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循证医学的概念被广泛接受以后.检验结果对疾病诊断的价值又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如空腹血糖有增高的不一定就是糖尿病,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数值与糖化血红蛋白的量,对糖尿病的诊断可能更有价值。血脂检验结果在参考值范围内的,如果此人有多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话,未必不需要调脂治疗。
﹡有些检验项目反映了疾病的短时间内的变化,可能需要反复检验,如在治疗中的电解质紊乱的病人,可能一天要几次抽血化验,以监测病情的变化。而有些项目只反映疾病状态,而疾病是属病情无多变化的慢性病。如反映曾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则不必时常检查。
其实,并非只有化验检查的结果需要正确认识,影像诊断、内镜检查的结果也都需要结合病人的病情;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辅助诊断的检查结果,也只是“辅助诊断”而已,正确的诊断应来自医师的综合判断,病人对医生的诊断应该给予充分的信任,不要简单地根据化验结果就认为 “就是”或者“就不是”某种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