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高校科技成果如何从“书架”走向市场
发布时间:2023-08-29 | 来源:新疆日报 | 浏览量:
近日,新疆大学以技术入股方式成为江苏金弧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股东,占股权近10%,折合资金453万元。这是新疆高校首次以科技成果技术作价入股企业。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高地,也是科技成果的重要供给侧。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市场,更好地服务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制度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
新疆大学入股企业的技术是周建平教授科研团队研发的“一种短电弧机械复合加工内冲液快速换刀机床主轴”等10项专利技术,技术核心在于解决难加工金属零部件的痛点问题,已具备市场化、产业化发展条件。
让专利技术成果转化为真金白银,源自学校从制度上为科研人员松绑。今年年初,新疆大学出台技术入股管理办法,明确科研人员可以以职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公司,通过技术入股获取的股权,七成奖励个人。
“高校科研人员的发明均属于职务发明,尽管是发明人,但专利权人是学校,因涉及国有资产等问题,没有明确政策前,科研人员并不敢轻易使用发明专利成果。”参与技术入股的新疆大学科研团队成员汪兵兵说,办法的出台让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转化有了更多自主权、决策权、定价权,在推动专利成果走向市场的同时,也能更好实现学术价值。
简政放权,推进技术入股落地只是新疆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一种方式。为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向市场,新疆大学专门组建了成果转化办公室,将学校“双一流”建设目标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在职称晋升、政策中的应用权重、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建设等方式,鼓励学校科研人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改革的生动实践还得益于顶层制度的设计和优化。2022年,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的实施方案》,围绕优化科研人员绩效激励分配机制、改革高校及科研院所人事管理方式等方面制定17条措施,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自治区教育厅指导高校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梳理排查学校现有规章制度,用好职称评审导向、招生计划分配、绩效工资等政策,支持、激励科技创新。
科研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装上一个小小的无线传感器,大棚里的羊肚菌就会“说话”——大棚里的温度高了它会预警,土壤里的湿度低了它会通知,还能更准确地告诉管理者它的需求,帮助农民把羊肚菌种得更好。
眼下,昌吉市华兴农场里,由新疆农业大学数字农业研发设计团队开展的羊肚菌温室种植环境智能调控关键设备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该项目将为高品质羊肚菌种植提供技术支撑。“试种成功后,每公斤羊肚菌售价200元左右,这项技术将在南疆大面积推广,以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团队负责人李永可说。
市场是检验科技成果的重要标准,科技成果必须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走向应用。像李永可这样的科研团队,在新农大越来越多。
新农大聚焦市场需求,主动搭建“新农星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时发布对接各类科技成果需求和供给信息,对具有一定成熟度、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成果,加大推动力度。相继获批马产业、葡萄酒产业、棉花以及智慧农业等领域科技小院26个,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新模式,多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统计数据显示,学校参与科研项目的教师从2019年前的349人增至640人,占比教师人数超60%,横向课题参与度和科研成果转化率随之逐年提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围绕超深层油气勘探、油气处理及管道流动保障等,组建12支攻关团队,形成了20余项特色技术。科研成果在新疆油田、塔里木油田、胜利油田等地广泛应用。2022年校区联合校本部、企业完成的研究成果“深部碳酸盐岩地层精细控压钻井技术及应用”获自治区科技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成果引领了深部碳酸盐岩地层安全高效钻井技术的发展。
“这些科研成果均聚焦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难题,我们在科研立项时就强化成果转化意识,从源头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科技与信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各学院每学期都会组织科研人员、一线教师下沉到企业实践锻炼,了解油气生产加工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日常教学和科研方向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科技成果转得出还要转得好
近日召开的新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会围绕我区“八大产业集群”以及优势特色产业等领域,发布企业技术需求和高校科技成果,通过搭建供需平台,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黑色金属矿产资源的采选业务,是新疆区域铁矿石采选行业颇具影响力的矿山企业。此次推进会上,该公司围绕自身发展需求和行业共性问题,发布了有关深井开采、采矿技术参数优化等方面的技术需求。
“今年,公司与新疆工程学院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将围绕核心技术的应用与研究、人才培养等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我们特别期待能与更多高校建立合作,以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龙认为,企业、高校院所都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主体,打破校企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壁垒,强化人才、平台、技术等方面的产学研协同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新疆高校科研成果产出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成果与学术成果多,应用成果少,成果转化难。就企业来看,产学研合作周期较短,面向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创新的合作意愿不足,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同市场的深度融合。
“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得出、转得好,还需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方面着力。”新疆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颜安建议,应出台配套法规、政策,不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度环境,把成果转移转化摆到与基础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对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投资,在新产品研制、批量生产、销售阶段资金投入上给予优惠。此外,还应加强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专业队伍,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为技术转移人员营造良好可持续发展空间。
详情见链接:https://xjrb.ts.cn/xjrb/20230829/214042.html
(编辑 刘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