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吾家吾国》栏目报道中国地质学家冯增昭的故事

他曾获我国地质科学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我国第一代科学工作者中国碳酸盐岩沉积学科开创者和奠基人他指导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大气田为推动中国古地理学走向世界奋斗一生总台《吾家吾国》春节档专访定量岩相古地理学开拓者中国地质学家冯增昭的故事

野外考察日走上百里地 被人称为“冯铁腿”

96岁的冯增昭将自己的工作形容为“需要老老实实干的笨工作”。精细是研究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的关键,“绘制的每一张图都有岩石剖面或钻井剖面的根据,搞科研没有捷径”。

冯增昭家中珍藏着一张当年和学生共同绘制的图纸。

他在数不清次数的野外考察中,背回一包包珍贵的化石样本,每跑完一个地方,冯增昭都要写一篇文章、做一幅图。当时的制图无法借助计算机的帮助,只能用手写完成。虽然费事,但无法偷懒,因为这些都是定量研究古地理的根据。

大家都称他是“冯铁腿”,一天能跑百十里地。“带学生跑野外,老师一定得走到前面,我百十里,学生跟着我也走百十里,所以学生给我起了这个外号”。

多年的野外考察经历为冯增昭的学术研究打下坚实基础。他相继出版《华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中国沉积学》等十几部重要著作。

“为国找矿”初心如磐 他扎根西部指导完成气田勘探

对冯增昭来说,野外是地质学家的老师,要到山上看第一手资料。当时,国内的碳酸盐岩沉积学相对落后,他给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写信“要找油得重视碳酸盐岩必须‘为国找矿’”。

与此同时,冯增昭认为中国的古地理学想要快速发展,必须引进国外的先进成果。于是他开始研究翻译国外有关碳酸岩盐沉积学的文献和资料。生活条件艰苦,科研物资匮乏,冯增昭白天既要给学生上课,又要进行野外勘察,晚上备完课后,他还要在与学生同住的房间内,在昏暗的灯光下熬夜翻译文献资料。

短短几年间,他相继翻译了《沉积岩成因》、《白云化作用》、《深水碳酸盐环境》等共270余万字的译著。这些翻译著作不但揭开了我国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的新篇章,而且为我国大气田的发现奠定理论基础。

1979年,冯增昭顶住压力,在鄂尔多斯气田勘探中突破理论,首次提出“在坪中找气”的观点。扎根西部14年,他指导完成了气田的勘探。至今,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中心的上千亿立方米大气田源源不断地向西安、北京等40多个大中城市输送天然气,超过3亿人因此受益。

回忆起那段时间所承受的压力,冯增昭说:“自己‘不怕’,因为错就是错,对就是对,如果没有魄力,谈不上是地质学家,更谈不上是科学家,研究是我从一而终的兴趣。

96岁仍在发表学术文章 他说自己是为了地质事业而来

在探求古地理学的道路上,冯增昭敏锐地意识到必须有中国自己的学报和国际学会,才能使中国古地理学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旺盛的生命力。2022年7月,申请了九年零两个多月的国际古地理学会正式成立,作为学会发起人的冯增昭上台演讲,来自全球15个国家的地质学专家聆听了他的演讲。

国际古地理学会的成立完成了冯增昭多年以来的一大心愿,但他的工作并没有因此而暂停脚步,已经96岁高龄的他还在为自己1997年创办的古地理学报亲自批注稿件,直到2022年4月,仍在发表关于沉积岩石学的学术文章。

冯增昭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看稿,看过的文稿堆满了家里所有的角落。他负责稿件的初审,要退稿三分之二,再请国内外的同行专家来评审、退稿,保证学报的学术质量。他说,自己是为了地质事业,为了中国的油气事业而来,做的工作不能愧对自己的一生。2023年1月,这位总是自谦在做“笨功夫”,总是自谦为“驽马”的老先生离我们而去,地质是地球的历史,这位地球历史的解读者,把他的责任尽到了最后一刻。

详情见链接: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https://tv.cctv.com/live/cctv13/index.shtml?spm=C28340.P2qo7O8Q1Led.S87602.96&stime=1674739800&etime=1674741600&type=lbacks

央视新闻客户端:

https://mp.weixin.qq.com/s/VovJusvu_F3QhR7OrNw6Dw

(编辑 李昕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