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聚焦

克拉玛依日报:“尽己所能让克拉玛依变得更好”

——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詹亚力

522073_07f76b42-6653-4e96-86e4-0a8d4237bea6copy_batchwm.jpg

詹亚力 “我会始终关切着克拉玛依的发展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建设” 克拉玛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洁英 摄

万里声名开学校

克拉玛依校区的设立,可以为克拉玛依科学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对优化自治区高等教育布局,引领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新疆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四方英才汇新疆

2016年以来,克拉玛依校区的招生规模从510人增加至2300人,专业从6个增加至23个,生源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校区前3届签约就业毕业生中,留疆基层就业学生550人,疆外生源占比84.1%,留克拉玛依就业学生382人,占留疆就业学生总数近70%

事业繁荣兴福利

克拉玛依校区确立了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做出积极贡献的发展目标,应通过搭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平台,加强和深化政、企、校互动和创新合作,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我以我心致油城

曾经是克拉玛依人,就会一直是克拉玛依人,但凡我认为对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校区发展建设好的事情,不管是资源,还是项目,或者人才,我都会积极地奔走、推动,为克拉玛依多做宣传,做推介,希望克拉玛依发展得越来越好,克拉玛依校区建设得越来越美

尚未入夏,暑气还远没来,微风正好,夹带花香。

4月末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园,让人感到惬意。

此时,远在3000多公里外的克拉玛依,树干已经披绿,丁香也已盛开,满是阳光明媚——看到在克拉玛依工作的同事发在朋友圈的图片,笑意便从詹亚力的眼里荡漾开去。

2016年4月,詹亚力卸下克拉玛依市政府副秘书长的职务,重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本部,如今虽然身隔甚远,但始终关切着克拉玛依的发展以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建设。

克拉玛依是詹亚力曾经奋战5年的地方。从最初筹建克拉玛依理工学院,到后来申请设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詹亚力都是核心骨干。

那么,詹亚力对在克拉玛依的这段工作经历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对克拉玛依校区后续的建设有怎样的建议?作为曾经的副秘书长,对克拉玛依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许?面对这些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詹亚力给出了深情侃侃的回答。

设立大学 意义非凡

2011年7月至2016年4月,我在克拉玛依市政府任副秘书长,其中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负责筹建一所属于克拉玛依的大学,也就是现在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这所大学既是克拉玛依市的第一所本科院校,也是疆内第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设立之初,我们就确定了石油特色鲜明、以工为主、服务新疆及克拉玛依发展的办学思路。

克拉玛依为什么要办一所大学,其中的缘由我还是想特别强调一下,确实意义非凡。

首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来说,克拉玛依校区的建立,是学校在新的起点上扎根中国大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新疆、服务地方发展的重要体现,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其次,对克拉玛依而言,这是城市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更是40多万老百姓多年的期盼。克拉玛依校区的建立,可以为克拉玛依科学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

第三,这更是国家教育援疆的重要成果,对优化自治区高等教育布局,引领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新疆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服务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所以,能参与这所大学的筹建,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直接服务新疆的长治久安,并为克拉玛依工作,我觉得很荣幸。可以说这是我工作经历中的一段辉煌篇章,给我的人生增添了厚重而靓丽的一笔。

培养人才 聚集人气

克拉玛依是新中国的石油长子,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她因油而生,也因油而兴。随着对这座城市了解的加深,我感觉,克拉玛依的发展阶段其实可以有另一种概括,那就是因油而生、因水而兴、因人而生生不息。

早在十多年前,克拉玛依就把建设一所大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来布局。经过多年来各方的不懈努力,2015年,设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得到了教育部的正式批复,这也就意味着,克拉玛依把人才引进来了。

众所周知,大学是人才孵化和聚集的地方,也是最有创造活力和创新智慧的地方。一座城市有了大学,不但会为这座城市增加文化底蕴,更能聚集高层次人才,为城市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尤其是对克拉玛依而言,要想可持续、科学转型发展,就更离不开人才。

2020年,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首届118名毕业生亲切回信,极大地鼓励了全体师生扎根西部、建设边疆的决心。近3年来,克拉玛依校区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培养服务新疆重点产业链人才的能力逐步加强。

用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2016年以来,克拉玛依校区的招生规模从510人增加至2300人,专业从6个增加至23个,生源覆盖全国28个省(区、市),校区前3届签约就业毕业生中,留疆基层就业学生550人,疆外生源占比84.1%;留克拉玛依就业学生382人,占留疆就业学生总数近70%。

正因为有了克拉玛依校区的设置,克拉玛依又有了新疆第二医学院,还将引进中亚大学,从而形成一个大学集群。可以说,克拉玛依校区及大学集群的形成为克拉玛依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而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服务社会 引领发展

一流的大学造就一流的城市。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科技研发的高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更应该发挥服务和引领的作用,切实推动克拉玛依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建校之初,克拉玛依校区就确立了努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做出积极贡献的发展目标。

所谓“高层次”就是要针对性地培养本科生、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让他们在校期间就能解决一些现场实际问题;

“应用型”,就是培养产业发展现场需要以及解决生产实践中复杂问题的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

“国际化”是中国石油大学的特色。对于克拉玛依校区而言,国际化就更显优势。这里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是“一带一路”与中亚经济走廊的交汇点,也是国家能源战略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在今后的国际合作和区域发展上,克拉玛依校区一定能为此发挥着国际化人才支撑作用,甚至成为西部国际交流的核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可以说,克拉玛依校区在这方面可以创新思路,先行先试,敢作敢为,如通过搭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平台,加强和深化政、企、校互动和创新合作,构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等。我觉得,这是克拉玛依校区当前和今后要努力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

时常牵挂 尽己所能

现在,我虽然离开了克拉玛依,但一想到这里,就像想起一位老朋友,让我觉得亲切。

曾经是克拉玛依人,就会一直是克拉玛依人,这里时常让我牵挂,这里的朋友我也时常念想。重回北京的这些年,但凡我认为对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校区发展建设好的事情,不管是资源,还是项目,或者人才,我都会积极地奔走、推动。能尽我所能,为克拉玛依多做宣传,做推介,是一件让我非常高兴的事情,真心希望克拉玛依发展得越来越好,克拉玛依校区建设得越来越美。


微信图片_20230605163249.jpg

详情见链接:

http://www.kelamayi.com.cn/xw/bd/2023-06/02/content_522073.html



(编辑  李昕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