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经验
发布时间:2024-06-20 | | 作者: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小永 | 浏览量:
本科毕业设计是大学教育的压轴环节。在毕设过程中,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师生间的研讨交流,用创新设计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锤炼学生的实践操作与独立思辨能力。
目前,大学毕业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若干亟待改进之处:(1)早期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影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自主创新的能力;(2)实验资源紧张,限制实践价值发挥;(3)选题缺乏差异,未充分考虑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针对上述问题,自动化专业通过多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精准化选题,个性化定制,差异化引导
根据学生特长、兴趣点和未来职业需求,精心策划定制题目,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对题目进行深入研究和严格筛选,实行命题评审制度,确保题目质量和实用性。
对于保研的学生,配备研究生导师指导,结合导师前沿科研项目,研究具有深度、难度和前瞻性的课题,为硕士、博士学习奠定基础。对于就业的学生,精选侧重动手实践和工作能力锻炼的课题,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准备考研的学生,设计侧重科研典型问题和相对难度较小的课题,为未来研究打下基础。
课题选择应紧密结合四年课程体系,难度设定要与学生学业表现相适应,确保课题既具挑战性又具可行性,确保研究与所学知识完美衔接。建议优先考虑与工业过程控制相关的项目,软硬件结合,体现自动化专业核心技能,全面检验学生专业知识。
强化实践与应用导向
注重实践与应用导向,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项目结合,通过真实的项目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目前,我们拥有炼油化工及自动化仿真平台、A3030/A3000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流程行业自动化工程综合实训系统SMPT-1000等设备,通过现有的设备及装置可以完成石油化工过程动态建模和仿真、控制系统设计与评价、操作优化等相关课题,真正实现新工科对“多学科交叉复合知识”“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要求。
导师精准指导,团队协同合作与严谨的答辩机制
实行导师精准指导制度,学生与导师持续互动,调整研究路径,确保研究过程科学严谨。此外,鼓励团队协作,提升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集思广益促进设计质量提升。通过严格的答辩与评审机制全面检验学生研究能力与综合素质,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