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的大师 做人的楷模——记我校新当选中科院院士王铁冠教授二三事
发布时间:2006-03-02 | | 浏览量:
无悔的选择 执著的追求
1986年,王老师从美国特拉华大学和俄勒冈州立大学学成归来后,有机会到北京工作。在当时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王老师在认真考虑以后,毅然放弃了这一机会,回到了自己工作多年的江汉石油学院(现长江大学),因为他已被分子地球化学这门学科深深吸引住了。自己远渡重洋去美国求学的目的,不就是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吗?而正是江汉石油学院在国内石油系统最早开展了分子标志化合物研究,拥有国内石油系统最早的一批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完整的地球化学分析实验室,有成熟的技术储备和实验条件。所以王老师毫不犹豫地回到江汉石油学院,继续从事他钟爱的分子地球化学事业。事实证明,王老师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他在分子地球化学领域的丰硕成果,有一半得归功于他在江汉石油学院多年研究的积累。
王老师在几十年的科研历程中,曾主持和参与完成过很多研究项目,例如煤成油、低熟油、油藏地球化学等,无论什么研究,他始终围绕分子地球化学这一主题,围绕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开展工作。在一个时期,他对那些与自己研究方向不一致的项目,无论项目多大,都不接;相反,对那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哪怕赔上钱也要去干。正是这样的执著精神和工作方法,王老师才会在每个不同时期,都会集中出一批标志性的成果。例如早期在燕山元古界砂岩沥青中发现以“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为代表的一系列分子标志物成果;紧接着的非常规油气成因理论等。90年代以来,随着油田勘探程度不断加大,传统的以烃源岩为主的油气地球化学研究已不能适应新的勘探需要了,国际上开始倡导油藏地球化学这一新的油气地球化学新方向。王老师极其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学科的新动态,率先到英国纽卡塞尔大学学习,很快引进了含氮化合物分析等油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并翻译出版了《油藏地球化学》著作,使中国石油大学很快在油藏地球化学这一领域走在了前列。2000年,王老师为油田的科技人员举办了首届油藏地球化学培训班,培养了一大批这方面的专门人才。
现在,王老师除了继续关注油藏地球化学这一研究领域,用自己的分子地球化学方法和丰富的石油地质经验为我国的油气勘探继续做贡献外,还积极探索分子标志物在事件地层学上的应用,例如利用分子标志物,为发生在上、下二叠统之间的地壳运动——“东吴运动”提供了分子级水平的证据,并首次提出“东吴运动”期间存在着岩浆热液活动的地内热事件的论断;利用分子标志物研究中国扬子区新元古界冰期时期的古环境,证实扬子区南沱冰期并不是一个完全冰封的“雪球”,为探索“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事件之前地球的古环境提供了有力的分子标志物证据。
严谨的作风 务实的学风
熟悉王老师的人都知道,王老师对教学和科研都非常严谨和踏实。他现在担任着国内多种专业期刊的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专家,还是多种奖项的评委,王老师对这些评审工作,极其认真、负责。他给作者评稿,大到论文的观点、论文的创新性,小到一个数据、一个术语以及文字的表达、英文摘要的翻译等等,都一一修改,所以编辑们非常愿意让王老师审稿,经过王老师审过的稿,编辑起来非常省事。对那些存在较大问题,但有新意的论文,他会直接打电话给作者,告诉他哪些方面值得肯定,还需要补充做哪些工作;对一些非常优秀的论文,还鼓励作者翻译成英文,向更高级别的期刊投稿。
在评审自然基金项目和参与其它项目评审的时候,他总是给予客观、科学的评价,对自己研究领域之外的项目,他非常谨慎,从不轻易下结论,拿不准的问题,谦虚地向该领域的专家请教,讨论是否支持该项目的申请。
总之,王老师始终站在纯粹学术研究的角度,抱着对学术研究和科研人员负责的态度,科学客观地评价他人的学术成果。
众所周知,地球化学是建立在试验分析基础上的,王老师一直比较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分析化验工作,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如此。他告诉自己的硕士研究生,在读硕士期间一定要掌握系统的地球化学试验分析技术。在老师的影响下,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实验室的所有研究生都非常重视试验课程的学习,个个掌握了较系统的试验分析技术。在王老师的研究项目中,分析就占了一半工作量,研究区能取的油样、源岩样品、油砂样品等,一个都不少地取样;能做的分析项目,一个也不缺;能获得的试验数据和参数,图谱上任何蛛丝马迹一个也不放过。所以有人在评价王老师的科研成果时说,王老师的报告是建立在大量数据之上的,没有理由不相信他的结论。
大师的风范 做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