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石大人物

李世禄:科技进步为石油工业腾飞添翼

现在电子数字计算机在石油工业的许多领域已经广泛应用,但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还不知道数字计算机在石油工业方面能有什么用处。这里就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这段历史,留个见证。
  我是北京石油学院物探专业56级的学生,毕业前参加了物探专业教材的编写工作,新编教材作为我们毕业的集体论文。我负责井下射孔部分,因为我刚从大庆会战前线回校,又在射孔队工作过,对井下射孔工作的组织和流程都很熟悉,所以编写起来很顺手,任务完成得较好。交卷后,我被抽调到石油部大庆油田开发工作组,同时调去的有刁文举、甘瑜光,院里同时调去的还有强维芳、黄文骥、李国治等,我们组成了石油部的第一个数字计算机小组,组长是部里的童总工程师,开始探索数字计算机在石油工业方面的应用。
  石油部大庆油田开发工作组是由康世恩部长组织领导的,主要针对大庆油田开发工作进行研究,具有前瞻性。当时数字计算机在石油工业方面的应用美国人领先,但是他们在哪些领域应用和怎样使用,我们都不知道。我国数字计算机在苏联的援助下刚刚起步,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连数字计算机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康部长告诉我们,这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要我们掌握它,为发展石油工业服务。
  但那时我们手里什么资料都没有,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习,于是,石油部决定派我们到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学习电子数字计算机技术。
  我们八个学生就这样到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田奇、金煜明、李国治三个到三室学习程序,我们五个,甘瑜光、李世禄、刁文举、黄文骥、强维芳到八室学习机器。机器组的同志都集中在104机房跟班学习,进修期两年,这期间我们还要参加实验室插件修理和机房检修工作。
  1962年,北京石油研究院翁文波副院长召集专业人员,开会讨论石油工业应该应用模拟计算机还是数字计算机。会上模拟计算机人员介绍了苏联和我国应用模拟计算机的情况和前景,但数字计算机人员都没有发言。当时我们在计算所进修的同志还未入门,只知道二机部核物理研究人员和天文台天气预报的人员在104机房上机算题,但是知之甚少,不敢贸然议论,所以会议实际上无法讨论。然而,石油部仍决心引入数字计算技术,决定订购四机部七三八厂生产的103型数字计算机。
  1964年,我们随机返回大庆石油研究院计算室,我也转入103机房学习,等待七三八厂生产的磁芯存贮器。这期间,我还出差到张家口,向当地驻军部队购买自动发报机,由机房秦鸿龄同志改装成输入机,并用55型打字机改装成打印机,送回大庆机房配接使用。我1965年随同磁芯体回到大庆研究院计算室,安装、调试、联机使用后,1966年再到北京七三八厂接收磁芯扩充体回机房,安装、调试、联机使用。以后我还同谢允福、卞贵新和强维芳同志一起安装配接了快速光电输入机、快速打印机和磁带外存贮器,把103机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经过改进的103机,号称113型数字计算机,当时用于油田开发工作。尽管机器效率大大提高了,但是毕竟速度有限,存贮容量也不足,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我们捧着金饭碗仍然找不到饭吃。
  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计算室当时除了数字计算机外,还拥有两台模拟计算机,但是有一台一直没有开机,另一台用于油田开发工作,生产注水中的油水边界推进很直观,但只能模拟均匀介质,对于复杂的地质情况无法应对,所以只能作试验参考,不可能作为油田开发的直接依据。
  1969年石油部在江汉组织会战时,我第一批响应号召,参加会战,成建制调往江汉油田。但是会战初期,油田的主要工作是运输和钻井,我们研究院来的人集中在地质研究所,参加斗批改学习和农田生产。大庆油田陆续来了许多人,考虑到日后的工作,我给康部长写了一封信,建议江汉油田购置数字计算机,但是没有回音。为了更好地了解情况,我又建议到山东胜利油田进行调研,因为就当时情况分析,江汉油田和胜利油田类似。胜利油田1966年购置了121机,值得我们借鉴。调研工作很顺利,返回江汉油田后,我第二次写信向康部长汇报,信是由总地质师李道品呈交康世恩的,再次建议江汉油田购置电子数字计算机。建议信交出后,我就参加农业劳动去了。一天,我突然接到通知,要我立即到贵州凯里八三厂接收121计算机(即DJS-21),于是我立即奔赴贵州凯里。在八三厂,大庆油田计算室的强维芳同志已经先行到达,他也是来接收这台计算机的,但是石油部中途改变了主意,把121数字计算机设置在正在会战的江汉油田了。强维芳同志非常配合,协助我一起将计算机运回江汉油田。计算机运回油田后,暂时存放在一个教室里,派人看管着。之后大庆研究院计算室调来了一大批人员,有机器组的也有程序组的专业工作人员。后来这台计算机被潜江地调处张处长要去了,据说是他的技术参谋吕志良建议要去的,吕工程师设想用这台计算机分段或分道处理地震勘探资料,处里还专门新成立了一个电子队,改建机房准备安装机器。1971年我们随机调往潜江地调处,吕志良担任了规划电子数字计算机应用的工作。
  1971年夏天,我们没有请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电子队独自安装调试DJS-21机,秋初投产,试行处理地震勘探资料,但是勘探资料的输入输出很艰难。
  于是,我们紧接着和西安石油仪器厂合作,生产配接输入地震勘探资料的设备,并由我带队去西安。模数输入机由西仪厂生产,我们负责机器接口,该设备于1972年夏天在潜江安装,经调试投产使用。接着,再使用西仪厂生产的地震剖面回放仪联接121机,输出地震地质剖面。
  至此,电子队的121机成功完成了石油地震勘探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地震勘探模拟资料输入,经过计算机数字处理,到地震地质剖面输出,一条龙完成。这是石油地震勘探工作的首创,得到了石油部专业工作会议的肯定。但是当时计算机的处理效率很低。
  1973年,我根据当时的情况,向电子队写了报告,建议研制地震勘探资料脱机输出输入装置(简称脱机装置)。同时王天禧也向电子队建议研制阵列机。这些建议经地调处讨论通过后,由江汉油田科技处杨桐等人和武汉华中工学院无线电系主任邹海明等协商,决定合作研制、生产两套设备:阵列机和脱机装置,江汉油田投资六十万元,电子队派人参加研制和安装调试,设备的生产由华工负责。
  于是,电子队由我带队,共五个人进驻华工,和华工计算机教研室的老师们一起工作。经过两年的共同奋斗,两套设备如期完成生产和分调,1976年在潜江地调处电子队完成安装、调试并投产使用。这些设备的投产,大大提高了121机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效率,实现了石油地震勘探资料自动化处理,为石油工业应用数字计算机开创了新的局面。
  使用数字计算机和脱机装置,能快速完成地震勘探模拟资料的处理,成功完成地震地质剖面的绘制,而且能在小型数字计算机上进行批量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在石油工业史上是第一次,是石油工业应用数字计算机的一个创新。这项开创性工作得到石油部专业工作会议的肯定,认为这是地震勘探资料自动化处理工作的良好开端。为此江汉油田电子队荣获1978年湖北省科技大会奖和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
  后来电子队又新添了北京大学生产的DJS-11数字计算机和美国GS6410专用机,并胜利完成了辽河、内蒙古等地的地震勘探资料自动化处理。潜江地调处成为了当时石油工业地震勘探资料自动化处理的中心基地。
  历史证明,石油部早年坚持引进数字计算技术用于生产实践是正确的。事实也证明,中国人是聪明的,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终于开创了石油工业应用数字计算机的正确道路,从而推动了石油勘探的发展。今天,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已经离不开数字计算机,这是我们石油战线长期从事计算技术同志们努力的结果。今天我们回忆这段历史,将会更加坚定我们发展我国石油工业的信心,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奋勇向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