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时讯

因油结缘 “非”同凡响:中石大非洲留学生的求学故事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办。本次峰会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中非领导人将围绕这一主题,夯实合作基础,拓宽合作领域,共叙友情、共商未来。

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成立的集体对话机制。其宗旨是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论坛成员包括中国、与中国建交的53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中非合作论坛自成立以来,已举行八届部长级会议,并先后于2006年、2015年、2018年举行论坛峰会,推动中非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论坛框架下的合作成效显著,成果丰硕,受到中非人民广泛欢迎和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随着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非洲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习交流。

2023级埃塞俄比亚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美西,从初中起就在中国读书,一直深受汉语言文化魅力的熏陶,不断学习汉语,钻研中国传统文化与研读中国历史。入学以来,王美西多次参加志愿活动,积极报名多项与汉语言有关的竞赛,曾作为学校留学生代表接受人民网记者的采访,展现了来华留学生的精神风貌。本科期间,王美西曾两次参加云南省组织的交流研学活动,前往大理红河等地,与众多留学生一起参与体验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研究生期间,王美西自告奋勇,前往四川宜宾支教,以一位非洲留学生的特殊身份,向大山里的孩子传授自己的知识和见解。未来,王美西也将会用自己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分享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去挖掘自己还没有触碰的文化内核,努力成为一个地道的“中国人”。

哈森,科摩罗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曾获2021年校优秀毕业生、优秀毕业论文,多次获得校优秀留学生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王涛英才奖学金。在中国求学之路上,哈森展现出非凡的科研天赋,曾获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2022年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国际赛道一等奖;在2023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国际会议开幕式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揭牌仪式进行开幕演讲。作为留学生,哈森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努力学习汉语,多次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曾参与2023“未来领袖 青春使者”国际青年社会实践夏令营、“七彩科普·助力少年逐梦未来”暑期夏令营支教活动。在未来,哈森也将会充分运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中非能源合作与发展、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娜海和雨拟,来自苏丹,都是2024级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年,刚满两岁的雨拟和5岁的娜海,就因为母亲法提玛来中国攻读硕士学位,被她带着一起来到了中国,从此与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她们的母亲,就是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完成的硕士学业。雨拟仍记得,初来校园时,小小的她站在学校的图书馆前,好奇地观察着一切新奇的事物。在雨拟和娜海的童年记忆里,有美丽的中石大校园,有国际交流中心、图书馆、喷泉、食堂。2020年,姐妹俩也申请来中石大学习,开始了家中第二代中石大人的求学历程。娜海和雨拟,都非常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艺术,一个能文,一个善言。娜海长于书法,曾多次在“东方杯”外国人汉字书法大赛中获二等奖等重要奖项。她乐于在业余时间与中国朋友一起习练书法,交流研习,擅长临摹各类字体,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雨拟擅长汉语配音和朗诵主持,曾获得“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中文影视作品配音比赛非洲组一等奖、“汉语桥”“一分钟·谁是‘带货王’”创意视频挑战赛最准发音奖、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华经典诵读比赛一等奖、最佳风采奖。她热爱中国文学,能背诵《桂林山水》《春》等多段名家名篇,也能用声音和情感诠释出中国影视剧中的一个个经典桥段。作为来华留学新一代青年的她们,想到未来,也会有坚定的理想目标。她们希望能留在中石大,将学到的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能源行业,未来发光发热,为促进中国和苏丹的各方面友好合作搭建桥梁,用自己的力量向苏丹的同胞、向世界各国的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让大家更加了解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感受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因油结缘,“非”同凡响,中石大未来也会继续深入推进与非洲国家在能源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多维合作,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培养新一代“掌握汉语、熟悉技术、了解文化、视野开阔”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能源相关领域专业人才。


(编辑 胡桂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