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弘扬教育家精神|张来斌:一位石油高等教育者的学思践悟
发布时间:2024-09-06 | | 浏览量:
张来斌,1961年9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术委员会主任。第十一至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应急管理部油气生产安全与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第八届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安全类专业认证委员会主任。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华东石油学院石油矿场机械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至1985年6月在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师从方华灿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88年9月至1991年11月师从陈如恒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曾任石油大学(北京)机电系副主任、主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
我国油气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主要创建者。主持“863计划”、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及企业重大项目多项。获国家科技奖励4项,其中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多项,撰写专著及教材多部,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授权专利5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获国际石油工程师协会杰出会员、孙越崎能源大奖、IET-方正大学校长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知与行:一位石油高等教育者的学思践悟
张来斌
1978年,我从安徽铜陵一中考入中国石油大学的前身华东石油学院,从此与石油以及这所大学结下了一生解不开的情缘:从本科到博士,从留校工作到成为校长,我在这所大学学习生活工作了40余年。无论是求学任教还是治学治校,石油行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石油人强烈的家国情怀、中石大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基因里,滋养着我成长,激励着我为之奋斗,并逐渐形成了我对高等教育工作的认识和探索实践。
2005年6月至2021年2月,我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的岗位上工作了近16年,与广大师生员工一起为实现石油石化学科领域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共同奋斗。学校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扭住目标不放松,对一系列关系办学治校理教的重要问题等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我与师生共同见证了学校“精品、特色、开放”办学模式的形成,“善待学生、尊重教师、崇尚学术”办学理念的深入人心,学校由“强优、拓新、入主流”到“强优、拓新、创一流”的升华;我们走过了从行业办大学到办一流行业特色大学的艰难历程,创新了“重教学、强科研”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学校“大师、大楼、大气”和谐统一、协同发展;校园里,师资持续聚集,育人氛围日益浓厚,办学条件持续改善,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校园文化愈发鲜明。
现将一些在当时具有启迪意义的探索或是创新性的尝试进行整理,为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大学争创世界一流提供借鉴和参考。
追求卓越:一流大学要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
大学要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同行,这是高等教育的规律,也是大学发展的重要经验。大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既有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也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驱动。建设一流大学,除了要培养一流的人才,产出一流的成果,还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牢记服务国家需求的重大使命,是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然路径。
纵观世界一流大学崛起的历程,无不与大国的崛起相伴相生。被称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曾是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有八百年悠久历史的巴黎大学,点燃了法国大革命的火种;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促使英国主导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被称为“现代大学之母”的柏林大学把德国推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快车道;而拥有众多研究型大学的美国,毫无疑问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发起者和受益者。据有关统计资料,推动人类发展变革的重大科研成果有2/3出自高校。可以说,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谁拥有先进的高等教育,谁就把握了领跑的主动权。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得突出和重要,大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天的大学也不再是远离社会的象牙塔,它置身社会,受社会发展影响,又超越社会,服务和引领社会发展;它是国家建设的重要部分,又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阶段。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位,“985工程”、“211工程”、“双一流”建设迅速缩小了我国与高等教育强国之间的差距。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更为紧密,成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公众对高校的创新和引领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所为油而生、因油而兴、与油共进的行业领军高校,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大视野、大格局,致力于追求大学的卓越,既适应社会发展又引领社会发展。学校紧跟能源发展趋势,服务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但是不止步于按照需求去适应去调整,还努力成为社会的发动机,以所培养的高素质人才去引领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以高水平的科研探索去引领社会科技发展,以客观和理性引领社会文化发展,以面向未来的自觉为社会发展提供战略性、深层次的思考和建议。
特别是,学校的“出身”为我们打下了“国家使命”的深深烙印。“国之所需,校之所重”是学校一以贯之的选择,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是学校确立发展战略的根本依据。学校始终站在整个国家发展的高度,理解自身的办学对促进能源行业、科学文化、区域经济和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适应、服务、支撑和引领能源行业发展,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这是学校肩负的重大使命与责任,更是学校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依托。
大学的天职在于为国家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是大学服务社会的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大学存在的基本要义。大学的价值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就必须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这是衡量大学对国家、对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尺度。中国石油大学是在新中国石油工业举步维艰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为使新中国尽快甩掉“贫油国”的帽子,为祖国石油石化工业不断培养杰出英才是我们始终不渝的理想和追求。建校70余年来为石油工业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国家能源事业和石油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每当我们翻开共和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史,到处都能找到中石大人的身影,看到中石大人的名字,感受到中石大人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忠诚与奉献。
学校建校至今,始终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石油石化工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引领服务行业发展的贴合度。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应对石油生产及加工的需要,培养石油专业的技术人才,学校设立了一批石油主干学科专业。20世纪80年代,为适应石油工业的发展需要,学校提出向以工为主、理工管相结合的综合性方向发展,开始有计划地增设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以及一些急需的或短缺的专业,学科专业的数量和类型都得到了较大增加。近年来,为服务国家能源发展绿色转型,学校围绕优势学科,积极拓展新兴学科领域,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学科建设模式,学科发展呈现出新的活力,引领、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2015年以来,学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在新疆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成为兰州以西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院校,把优质的高等教育送到克拉玛依、送到新疆去。近年来,学校把建设克拉玛依校区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能源战略,服务新疆地区稳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西部教育优质资源发展的重要部署,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克拉玛依校区首届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这是对学校办学追求和育人成效的充分肯定。
“我为祖国献石油”已经成为全体中石大人的一种责任与担当,一种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已经成为全体中石大人的一种精神气质,一种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代表的精神气质;已经成为全体中石大人的一种情怀与追求,一种热爱石油、投身石油、服务石油的情怀与追求。我们相信,服务国家需求,就是在为自身发展开拓空间、赢得机会、争取支持、创造价值;也只有坚持把自身的发展同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发展才能获得持久的动力,才能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坚守初心: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生命线
人才培养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是大学最本质的属性、最鲜明的特征和最重要的职能。大学自诞生以来,虽然功能和模式不断变化、发展和丰富,目前拓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但最根本的育人功能始终没有改变,并且还在不断得到强化和凸显。人才培养始终是最基础、最根本的职能。
什么样的大学才是世界一流?说法不一,但其中一个核心指标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具体体现在对优秀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成才率、学生的竞争力、毕业生的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等几个维度。从一流大学建设规律维度看,一流大学无不以培养一流人才而著称。所以,重视人才培养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必须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生命线,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其他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需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出发点和归宿,其他四项职能要围绕这一职能发挥作用。
今天,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为国家、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只有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关注、关心、关爱学生,切实把学生放在心上、把人才培养放在学校的根本位置,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才能体现大学的价值、彰显大学的使命。
包括中石大在内的行业特色型大学要建设一流大学,同样要培养一流的人才,更加重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要坚持面向石油石化一线、面向基层,培养具有扎实基础、远大理想、宽广视野、博大胸怀、坚强意志的人才,特别是要把促进学生成才、提高学生竞争能力作为重要内容,力争在石油石化领域的各个重要舞台上都有学校毕业生的身影。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把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人逐步变成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使之不仅掌握知识、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根据自身特点自由发展。在教育活动中可以把人分为“价值人”和“工具人”两个维度。“价值人”就是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对自身活动的自觉意识和把握;“工具人”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的有用性。前者回答的是如何让学生成为自己、发展自己,后者回答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有用。“教”和“育”是教育活动的一体两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书是手段,是过程,育人是目的,是结果。我们要追求面向“人”的教育,既提高学生的“有用性”方面,更要在培养“价值人”上努力,在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学校牢固树立善待学生的理念。善待学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责任与要求。善待学生,一是意味着让最优秀的教师给学生上课,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教师更加重视和投入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培养。二是意味着将最优质的资源用于培养学生,包括把最好的设备与场地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发展平台,如丰富多样的课外社会实践、出国访学交流等,为学生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开阔国际化视野、增强社会见识创造机会和条件。三是意味着以最大的尊重激励学生,要逐步把学生由“被管理”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方向转变,使学生成为自己大学生活的主人,成为学校的主人。四是意味着把更多的选择交付学生,包括专业的选择、课程的选择、教师的选择、研究内容和科技活动的选择等,也意味着要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建立有竞争性的教师授课制度,不断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多种选择。五是意味着将细致的关注投向每个学生,要关注不同类群的每个学生及其成长,要尊重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特长,以不同的方法、途径施教,使每个人学有所得、学有所长,特别是要把目光多投向并尊重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个性特异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总之,不论是基于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还是基于来自现实的要求和驱动,善待学生都应成为大学的基本办学理念和育人理念。“校长下午茶”活动是我担任校长时搭建的一个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平台,自2009年举办第1期以来,已有十余年历程。通过这个平台,我与千余名学生面对面交流思想,为他们解答困惑,结交了一批学生朋友。这是学校善待学生的一个缩影。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学校对各学段的教育有清晰的定位。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本科教育基础化、研究生教育精英化是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必然。对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而言,应定位于为高端人才的成长奠定基础,教育学生“成人”和“成才”是本科教育阶段的两大任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定位于优秀专门人才,侧重研究方法、学术规范的训练;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其培养应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以提高实际工程能力为重点;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在于知识创新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要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三个学段要合理衔接、有效促进。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促进科研和教学的良性互动。教学与科研对于学校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研究生教育起家,科研任务一直很重,开展本科教育时间相对较短,但发展较快,正确处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对学校尤为重要。我认为教学和科研不矛盾,提出“重教学、强科研”的理念,引导广大教师发挥科研优势促进教学,特别是知名教授的行为和科研活动,对学生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这是研究型大学的独特优势。学校以科研实践带动教学活动优化、提质、升级,推动各级重点实验室坚持对本科学生开放,让学生实实在在参与一些科研项目,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中石大作为行业特色型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还特别注重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深化改革创新,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学校坚持面向工程实际,加强实践教学、实践训练,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贯彻实践教育的思想。只有真刀真枪地深入一线实践,才能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学用分离”的弊端;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用科学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学校积极争取企业深度参与,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广度,决定了工程人才的职业视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决定了工程人才的专业技能。只有不断拓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完善校企协同合作的体制机制,才能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必须依靠健全完善的教学制度设计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学校通过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体系等手段保持和强化教学的中心地位。积极推进教师改革教学模式,首先是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特别是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其次是改革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是教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其中“会学”是核心,将封闭课堂转变为开放课堂,将知识课堂转变为能力课堂,师生之间实现思维对话、心灵沟通。学校还积极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
以第一资源引领发展:教师水平代表大学水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高度代表了大学的高度,教师的水平代表了大学的水平,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核心就是要汇聚一批高水平的教师。
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教师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教授群体更是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师资队伍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影响人才培养的最根本要素。所谓“名师出高徒”,优秀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研究型大学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人素质较强,客观上要求学校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坚持科学的人才工作理念。一是对人才的关注从一元到多元。要以广纳天下英才的博大胸怀和放眼各级各类人才的宏大视野,对各个层次的人才畅通平等向上发展的通道,让每一位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人都有展示精彩的舞台,实现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收获。二是对人才的考量要从“面子”到“里子”。我们既要注重高层次人才过去所做出的成绩,更要注重其未来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用科学的考核方式、高效的服务模式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尤其是要包容个性化人才,通过差异化管理和个性化考核,放大“长板”效应。三是对人才团队的建设要兼顾“胸怀”与“情怀”。老教师要有胸怀,以爱才惜才育才之心,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培养后辈;年轻人要有情怀,以感恩回馈的心态,勇挑重担、主动贡献、主动成长。四是对人才的服务要从管理人事到开发人力。立足于长远、大局和根本,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注重开掘人才潜力,用制度服务于人才发展需求,以人文关怀为灵魂,为人力资源释放创造空间。
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一是创新青年人才引育方式,实施“精准化进人”,提升博士后招收数量和质量,完善青年教师发展能力提升体系,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重视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建立发展能力提升反馈机制。二是创新高层次人才培育机制,构建以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模式。学校实施了“中石大学者”培育计划,以标志性成果为依据,分杰出学者、领军学者、优秀学者三个层次予以聘任,给予荣誉和奖励。对“中石大学者”实行岗位聘任制,进行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续聘、高聘、解聘的重要依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赋予学院(研究院)更多自主权,鼓励其自主制定各有侧重的分类评价标准。三是创新团队管理模式,建设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激发团队按需汇聚人才。贯彻“重教学、强科研”理念,促进学科团队、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有机融合,团队建设突出建设目标对学科的贡献度,提升团队协同作战能力,促进科教融合,注重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四是创新引育人才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参与人才引育工作的热情。学校加大对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奖励,充分调动各单位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校营造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参与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
中华民族历来尊师重道,“天地君亲师”,教师“与天地同位,与君亲同尊”,教师职业是神圣而崇高的。只有教师赢得了足够的尊重,大学才有底气、有精神,也才能影响、照亮和引领社会发展。尊重教师不能空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行动。
尊重教师就是要尊重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学校要时刻关心、关注教师的发展。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平等对待每位教师,特别是在进行重大决策或者决定与教师利益有关的重大事项之前,要真诚听取广大教师的建议和意见。要积极推进信息公开、校务公开,保证广大教师对学校事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其次,要尊重教师的学术权利。依法建立健全保障教师研究自由、学术自由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两级学术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教师在学术事务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后,要切实维护教师权利。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制度规范,保障教师享有的各项合法权益和待遇。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教师权利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尊重教师就是要引导和支持教师在职业上获得快速发展。教师的成长与发展,除了个人的勤奋与努力,同时需要学校的引导和支持,特别是政策导向,即我们常说的“指挥棒”,其核心就是教师的评价与考核体系。第一,要注意把学校发展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加强对教师职业规划的指导,要围绕学校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战略,积极为教师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助力教师快速成长;第二,要注重教师发展的差异化,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探索分类评审、多元评价的有效方式,有效激发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热情,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第三,要逐步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要在评价考核体系中更好地处理质与量的关系,特别是要充分体现出教师善待学生、教书育人、崇尚学术的理念和要求。
尊重教师就是要尽力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服务。广大师生是办学的主体,也是学校的服务对象,服务好教师,就是服务好学生。学校要始终把服务教师作为重要职责。首先,要加大投入,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对长期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增加教学附加津贴,对肯钻研教学改革的教师给予经费支持,在职务聘任、岗位津贴等方面对教学名师重点倾斜,让教师能够实现安居乐业,安心从事教学工作。其次,要不断优化办事流程,尽可能减少办事环节、程序,如项目申报、课程安排、教师的评价与考核等,让他们有更多时间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最后,要切实帮助解决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或困难,如帮助新进教师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进入教师角色并健康成长等。
强化最大特色:坚持以产学研相结合作为办学战略
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特质和独特风格,是大学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举凡世界一流大学,无不具备鲜明的特色,无不以特色打造核心竞争力。行业特色型大学因长期坚持面向行业办学,普遍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其最大特色就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
一般来说,在我国,行业特色类高校所依托的行业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如地、矿、油、水利、电力、农业等,在国家建设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行业特色类高校与行业之间具有一定的依附关系,学校发展受行业的波动影响较大,学校的兴衰与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行业的兴盛需要学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学校的发展更需要企业行业的支持,远离行业就意味着淡化特色、弱化优势。因此,这一类学校一般都把相关的行业企业作为主要服务面向,把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作为一种办学战略。
实践证明,在长期的办学探索中,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间立体化、全方位密切合作使此类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特点鲜明,形成了传统综合型大学所不具有的行业特色、行业声誉、行业地位,在满足产业升级和行业创新以及培养行业创新人才等方面优势突出。产学研相结合在提高行业特色型大学办学水平,支持行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石油大学自建校以来一直把石油石化工业作为主要服务面向,坚持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面向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经过70余年的建设发展,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传统和办学特色。学校早在1989年就成立了厂校合作董事会,1991年成立了厂校合作委员会,推动产学研合作办学。1993年,当时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联合签订协议,组建石油大学理事会,随后又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探索校企联合办学体制。学校在2000年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后,教育部与国内最大的能源企业分别于2003年、2014年、2023年,签署协议共建中国石油大学,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办学建立了较稳定的保障机制。长期以来,校企建立了共生共赢的合作关系,在协同攻关、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已成为办学的优势和亮点,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能成为一流的。面向未来,行业特色型大学要争创世界一流,就要继续坚持做强特色、打造品牌,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兴校,以特色强校。石油特色是中石大最鲜亮的底色,建设一流大学,就要聚焦特色、强化优势,不断把石油特色转化为学科优势、科研优势、育人优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合作新机制和新模式。
从学校的角度看,行业特色型大学产学研结合要实现新发展,就必须与行业企业保持优势互动、人才互动、科研互动、文化互动等四个“互动”。
在优势互动方面,学校必须发挥自身优势,与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相对接,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发展需要,适时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建立与行业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体系,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主动地为行业企业发展服好务。中石大通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形成了一批优势突出的石油石化学科。学校并没有止步于传统优势学科,而是根据能源工业的发展趋势,适时地改造传统优势学科,衍生新的学科方向,不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2018年,学校顺应国家发展形势和行业发展需求,完成大规模的学院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在新的战略布局下翻开崭新的篇章。
在人才互动方面,学校要紧紧围绕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人才培养层次、培养类型、培养模式上相应地进行调整或改革,逐步建立起支撑行业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上,中石大针对企业对新型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国际化人才等的迫切需要,创造性地开展了“订单式”、研究生企业工作站、“国际石油合作型”、创新班、全英语教学研究生国际班等人才培养新模式,极大地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还借助行业企业的工程资源,特别是利用校企合作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等方式,培养一支工程背景深厚、学术水平突出的教师队伍;借助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聘请企业优秀科技人员担任学生兼职导师、学校的兼职教授,或来校开展学术交流。
在科研互动方面,首先行业特色型大学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起持久的、稳定的沟通和联系机制,保持信息畅通,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面临的科技难题;其次,要发挥学校在学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行业企业以及国家的需求相对接,特别是要通过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基础问题的研究,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支持甚至引领行业的科技进步;再次,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联合承担关系行业关键技术的重大科研项目。中石大瞄准石油勘探、开发、加工利用等战略课题,与能源企业建立了一批实验室和研究实体,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取得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文化互动方面,学校要积极吸收行业的优良文化传统,成为行业文化传播基地,同时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文化资源优势,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行业优良传统教育,引导教师致力于培养行业精英、领军人物和行业科技创新人才,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行业企业的建设中。中石大把开展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核心的石油行业优良传统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坚持四年不断线地对学生进行石油行业优良传统教育,产生很好的育人成效。
要实现大学与行业企业的良性互动,切实发挥行业特色型大学在产学研结合中的优势作用,关键是建立一套完善的机制。要进一步完善联合办学体制,积极探索落实教育部和企业共建体制的有效途径、保障机制等,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运作体系,切实发挥出联合办学的优势。要大力加强平台建设,建立面向行业未来发展的学科大平台、面向支持行业技术创新的科研实体,建立联合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实习实践基地、行业教育培训基地等。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从普遍的“点对点”的项目合作向高层次、全方位的战略联盟提升,积极参加行业战略联盟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拓宽服务面向,积极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大学科技园,推动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
凸显一流特征: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世界教育三大趋势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人才、资金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整合与配置,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教师、学生以及教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越来越大,教育的国际化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这要求我们必须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
对中石大来说,推进国际化是培养石油工业人才的必然要求。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走出去”战略,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开启了海外油气合作之路。为石油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企业走到哪儿,服务跟到哪儿”成为学校上下的共识。随着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加大,国家正在加快实施能源安全新战略,中国石油工业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顺应这种形势的变化,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跟踪和研究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的海外发展,为其提供坚强的人才和智力支撑,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
自1998年起,为适应中国石油石化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的要求,助力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发展战略,学校提出并探索适应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辟了一条以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为平台,学校、企业和外国政府“全程合作培养”石油企业急需的、适应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新途径,建立了以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为平台的招生、培养、管理与就业多样化的新机制,培养了一大批类型多样的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
实施国际化战略,既与行业的驱动有关,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国际化程度是一所大学实力和声誉的重要表征。大学本身可以有物理的围墙,但是大学办学不能有思想上的围墙,不能有观念上的围墙。作为一所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就必须面向世界舞台、定位国际坐标、涵养全球格局,以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为参照,必须站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平台上,以更具开放性和前瞻性的理念去思考自身的价值和未来的发展,不仅参与国际竞争,还要参与国际高等教育治理。要想达到这样一个世界一流的目标,必须有一个开放的,和国际接轨的体系,尤其是在学术这个层面上,要更多地和国际接轨。
为系统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2005年提出了国际化战略,并在学校第九次党代会和“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将其作为学校的核心发展战略加以明确和强调,一直到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第十二次党代会升级迭代为开放融合战略,从战略上加强顶层设计,从国际化的学科平台、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的教学方式、国际化的校园氛围等方面入手,进行系统的推进,打造多渠道、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办学格局。
在这一历程中,国际化的办学理念日渐成为共识,在教育观念国际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国际化、学生及师资来源国际化、教育管理国际化、教学科研合作国际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校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新局面,与很多国外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牵头组建了世界能源大学联盟等高校联盟或学术组织,对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探索取得明显进展,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搭建了国际青年精英论坛,国际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日益活跃,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吸引了一批来自中亚和一些油气资源国的留学生到学校来学习。2023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以国家主席身份给学校中亚留学生回信,鼓励他们为推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这是对学校长期以来实施国际化战略、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培养来华留学生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
特别是在人才培养上,学校探索建立了多样化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校内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校企联合国际化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全英语硕士生培养项目,开设语言类特色班,实施一系列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支持一批中国学生到“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学习。二是探索建立国内外联合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实施中俄联合培养国际化高级专门人才项目,整合优质资源,通过“校—企—校”联合、“校—校”联合等方式为企业海外项目“订制”专门人才。三是探索建立面向资源国的本土化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在读的留学生中有90%以上来自“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同时,积极开展针对中国企业海外项目外方雇员、外方能源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及政府官员的高端培训。
大学国际化最重要的是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关键要看教师能否与国际顶尖学者对话,或者能否被更多国外学者认识和认可,并与其平等交流。例如能够被邀请参加会议,并做主题报告,或者能够邀请到本领域的顶尖人物来参加会议。能否在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文章等,也可以作为衡量标准。最核心的就是世界一流的大师是否愿意跟你在一个平台上平等地交流。就跟下围棋一样,只能是两个人水平差不多的时候,他才愿意邀请你,你也才愿意邀请他,相互切磋,共同提高。为了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学校不仅在“进人”时强调海外博士的比例,而且注重提高青年教师的国际化水平,把是否出国学习、工作或研究半年以上作为评教授的五个基本条件之一。这一政策真正推行之后,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教师出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显著提高。
“一带一路”建设为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机遇,尤其是基础设施、能源开发、国际产能作为“一带一路”先行产业,其发展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走向世界舞台提出了新要求、开辟了新路径。倡议提出10余年来,学校进一步发挥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科技协同创新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平台和纽带作用,提出并探索促进“一带一路”合作伙伴能源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新构想与新范式,包括构建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的组织架构与开展教学科研实质性合作的体制机制;以点带线、由线到面,推出多元化合作交流计划;积极探索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与评价体系标准化建设;在沿线各国高校建立协同研究实体以及联合培养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促进网络在线优质课程的开发共享。
现在,距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只有11年时间了。蓝图宏伟,催人奋进。行业特色型大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建成教育强国的征程上作用独特、不可或缺。祝愿行业特色型大学和这些大学的师生们,不断超越、追求卓越、强化特色、争创一流,为教育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早日实现办学目标、成就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