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工作动态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6年宣传思想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07-01-02 | 阅读次数:

 

  2006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和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增强凝聚力,在政治理论学习、师德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法制宣传、两课建设、新闻宣传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

  按照上级和党委要求,以学习《江泽民文选》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围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理论热点,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全年安排党委中心组学习18次,为教职工组织辅导报告2场,安排教职工集中学习6次,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以学习孟二冬、王选同志先进事迹,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精神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等专题学习活动,起到了较好教育效果。

  二、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关系教师队伍成长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2006年,中国石油大学以第九次党代会召开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从统一思想、完善制度、规范行为入手,狠抓师德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1、学校第九次党代会确定了“教风”、“校训”和“石大精神”

  我校第九次党代会,全面总结了自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梳理、提炼了几十年的办学经验。即: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员工,这是学校建设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的石大精神,这是我们团结拼搏、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动力;三是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这是我校办学实践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四是坚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这是学校持续发展、不断赢得社会赞誉的最根本原因。提出了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未来发展目标。同时,在广泛征求党代表和全校师生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学校的教风:“为学为师,立德立言”、校训“厚积薄发、开物成务”,她们和学校已有的“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及“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石大文化的精髓,是学校发展建设的精神源泉。通过在全校范围内对党代会精神的学习、讨论,广大干部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开拓精神空前提高。特别是教风和校训的确立,大大强化了教师的角色意识。

      2、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狠抓教风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教风大讨论,为配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在全校开展了两次教风、学风大讨论。广大教师结合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广泛深入地讨论,并拿出了整改措施;二是制定了教师相互听课制度,要求教师一学年中听课不少于10次,并为被听课教师打分,作为优秀教师评选的条件;完善领导干部听课制度,要求处级以上干部一学年听课不少于6次。三是严格推行教风一票否决制。规定在职称评定和先进评选中实行教风一票否决制。四是把学生、教师、干部为教师教学打分情况综合排队,定期公布。上述措施的推行,从制度上保证了广大教师规范教学,促进了师德建设。

       3、抓好新进教师和新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学术道德教育,规范学术行为

  对新进教师和新任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加强教师职业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一直受到我校的重视。2006年暑期过后,针对新进教师较多这一情况,校党委专门责成师资办、宣传部拿出培训方案,举办专门的培训班。培训过程中,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授课,同时,邀请我校院士、知名教授为新来教师做报告,同时给他们讲解师德规范、教师职业规范和教学基本规范。

  针对新任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重点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党委宣传部专门搜集违反学术道德方面的案例汇编成册,下发新任研究生导师;除党委书记动员外,专门邀请中国政法大学的学术道德专家为他们做报告,引导他们不仅自身要规范学术行为,同时要教书育人,引导学生注意学术道德。

       4、通过总结评比,宣传身边典型,营造教书育人良好氛围

  2004——2006年度,我校评选出了一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并有两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一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师德标兵。除教师节隆重表彰外,我校通过报纸、网络、广播和宣传橱窗进行了深入宣传报道。特别是在报纸上开辟了专栏,对优秀教师进行了重点系列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三、校园文化建设

       1、制定了“十一五”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2006年是学校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学校责成党委宣传部牵头,联合学生工作处、团委、后勤管理处和人文社科部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这是学校办学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的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规划中,明确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领导体制,指出了未来五年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和步骤,明确了经费投入的力度。对今后校园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2、开展校标、校歌的征集工作

  在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上开展了校标、校歌的征集工作。作为落实校园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活动,上半年,在征集校训和教风活动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开展了向校内外征集校歌、校徽的设计活动,并邀请专门机构参与设计和创作,目前已经遴选出十多幅作品。这些作品将通过2007年元月份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投票确定最终方案。下一步,学校将制作统一的形象标识系统。上述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广大师生员工爱校荣校情感。

       3、加大投入,完善校园文化环境硬件设施

  作为落实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一个内容,2006年学校投入近两百万元专项资金,更换了学校宣传橱窗、改造了体育馆音响和灯光系统;投入100万元新辟了一块操场。上述举措,改善了校园文化活动的硬件条件,为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活动打下了基础。

  四、法制宣传

      1、上半年,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我以守法为荣”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党委中心组重点就《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开展学习,教师重点学习《教师法》,后勤总公司和校产总公司重点就《劳动法》和《合同法》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学生集中学习《宪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并结合“八荣八耻” 进行了讨论。

      2、下半年,结合昌平区人大代表选举,普及《宪法》和《选举法》的学习和教育。

      3、邀请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专家来校为我校科技工作人员进行一次专题讲座。

      4、利用校报、网络和宣传橱窗等手段有重点地配合学校法制教育,做好宣传工作。

  五、两课建设

      1、调整研究方向和机构设置。2006年1月成功申请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学位点。重新调整了硕士学位点方向,设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向;重新规划了政治理论课的教研室和课程组,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划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近现代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个课程组。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向2006年新进教师5 人,合计11人,而且均为博士,大大改善了师资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结构。对新引进教师实行助教制度,由相关课程教师带领其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

     3、丰富教学资源,探索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方法。投入十多万元,购买图书资料,在教学中提倡开放式教育思想,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增强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六、积极开展对外宣传

  2006年,对外宣传工作精心挖掘素材,找准重点,点面结合,取得了突出成绩。全年在各媒体上发表的独立新闻报道达150多篇次,其中多数是中央媒体的报道。网络媒体转载相关报道达500多条。其中,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报道。《教育部简报》编发专题简报,国务委员陈至立阅后做重要批示。此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媒体在重要版面、显著位置对我校毕业生就业取得的显著成绩进行报道。围绕“首届中国能源战略国际论坛”的召开,新华社、中新社、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对论坛予以广泛关注。

  2006年是中国石油大学发展历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学校成功召开了第九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全校师生团结协作,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改善了教学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制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在这一年里,宣传思想工作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