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立德树人守初心 笃定目标创一流
发布时间:2021-03-10 | 来源: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 | 作者:左丽丽、侯磊、李兆慈 | 浏览量: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与储运工程学院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随着油气储运系统网络化、智能化、国际化以及安全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提出“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显特色、有后劲”教育理念,凝练“创新精神、系统思维、国际视野”的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拓宽专业覆盖面,贯彻趋向智能化的新工科理念,在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近三年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级1项、省部级6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出版教材4部,承担教改项目国家级3项、省部级4项。
以科研创新夯实专业建设,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近五年在我国油气战略通道建设与运行关键技术、原油加剂改性长距离顺序输送技术、成品油混油处理技术、输气管道安全运行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4项。通过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教学实验,引导本科生进科研团队,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及科技创新能力。依托油气输送安全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石油工程重点实验室、城市油气输配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及3个中石油重点研究室等科研创新平台,年均向本科生教学实验和科技创新开放约2400人时。创立油气储运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近三年新增设计性/研究性实验6个,研制的教学实验装置输出到国内11所石油高校。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入围奖、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卓越杯、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大赛奖58项,完成科技创新项目69项(省部级以上18项)。
以产学合作创新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动手技能。每年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邀请企业专家研讨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培养方案。聘请现场专家主讲“储运工程技术讲座”,参与讲授“油气储运施工技术”等4门课程。与国家管网等国企签约10个实习基地,在疫情防控期间创新生产现场“云实习”模式。研发海底油气管道输送系统流动保障虚拟仿真实验等设计性/研究性教学实验装置或软件32套。通过软件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小班研讨教学等环节,落实“动手动口动脑”新实践理念。
以引培并重打造一流师资,助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企业优秀人才,优化师资学缘学科结构。采用思政、教学、科研“三导师”制培育青年教师,每年举办青年教师学术论坛,对非储运专业新进教师要求补修专业核心课并考核,助力青年教师发展。1人获评教育部智慧教学之星,6人获评校级教学卓越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教学骨干教师称号,形成了包括“青年长江学者”、全国百篇优博论文导师、北京市劳动模范在内的专业教师队伍。油气储运工程系教工党支部获评“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油气储运工程系获评“北京市工人先锋号”。
以科研骨干领衔教学团队,强化教学质量水平提升。坚持科研骨干领衔教学团队,组建由知名教授领衔的油气储存与装卸、油气储运设施强度设计与安全管理等7个教学团队,实现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生产实习连续三年获评学校优秀实习团队。开展专业必修课小班教学,全面落实研讨式教学。近三年累计11人次学生评教全校前10%,建成校院级品牌课4门。
以工程教育认证引领专业建设改进。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坚持OBE理念,对标毕业要求,实现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全覆盖,通过学生、同行、专家等多维度评价与反馈,制定改进措施,形成“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质量保障机制。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面向未来,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将聚焦国家能源战略及油气储运行业的发展趋势,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强化科研支撑,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持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编辑 丁远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