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星光

巫云松:信念,让人生绽放光华

巫云松,1935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3岁小学毕业后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远征四川。19岁考入咸阳西北工学院,一年后因院系调整来到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后留校相继担任政治辅导员、研究生副主任等职务。
   

对巫云松教授的采访,是在一个凉爽的下午进行的。窗外吹进来的风凉丝丝的,而老人让我们感受到的却是他一颗火热滚烫的赤子之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但当时仍有少数政权被国民党把持。为了彻底解放全中国,国家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在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的口号下向大西南进军。只有13岁的巫云松也跟随着姐姐放下学业,远征西南。正是这次选择,改变了他一生的道路。
  革命的道路总是充满了重重艰难险阻,这样的道路也最能锻炼人的品质、磨砺人的意志。从酷暑到严冬,从江苏到四川,每天一百里路程,背着大米、水壶、盐和枪,没有水洗澡,身上长出了虱子;路途中多为山区,天气寒冷,夜不能睡,一天只能吃两顿饭——面对种种艰辛,从小过惯了少爷生活的巫云松很快适应了这种崭新的革命生活。他与来自上海、南京、安徽的一万两千多名大、中学生和八千多名干部怀着极高的革命热情和献身精神,历经8个月,完成了8000多公里的远征。
  来到四川山区,他们作为军代表接手了当地的银行、学校及党政军政权。但国民党反动势力依然顽固,勾结当地土匪、恶霸反共。一次,仅一个晚上,共产党在当地建设的8个区被占领6个,每个县平均牺牲二三十个同志。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们革命的信念。
  巫教授的姐姐巫萍曾经就读师范学校,而后改学医学,参加了西南服务团。姐姐对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也深深影响了他,让小小年纪的他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革命队伍。到达四川后姐姐为了锻炼他便与他分开,谁知这竟成永别。在四川,年仅33岁的她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被誉为西南服务团的刘胡兰。而姐姐牺牲的消息直到革命胜利之后他才得知。
  革命取得初步胜利后,巫云松重返学校。报考大学时,他提出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最终他报考了西北工学院的石油管理和经营专业。后来院系调整,他来到北京石油学院,从此再未离开,见证了石大的发展与壮大。
  退休后的巫教授一心一意照顾患脑血栓的妻子。他风趣地对我们说:过去,他一直以革命以工作为中心,现在退休在家,则以老伴为中心,要把以前忙于工作时对她的疏于照顾弥补回来。从这些话语中,我们看到了巫教授至情至性的一面。
  采访很快便结束了,巫教授一再叮嘱:我的事情不值得谈,你们要多纪念那些在革命中牺牲的同志们。为了革命胜利,他们宁愿抛头颅,洒热血,你们要多想着他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