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工作者!致敬,国河院士!
发布时间:2021-11-11 | 来源:CCTV-10科教频道、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 | 浏览量:
11月5日,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6部门发布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及先进事迹,中国石油大学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沙国河获此殊荣。
他从事科学研究六十余年,在固体燃料、化学激光器研究,特别是在激光化学基础研究上,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的贡献。他设计、组装了我国第一台化学激波管,参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化学激光器——光引发氯化氢脉冲化学激光器,并在此激光器上进行了国际上首次激光支持爆震波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研究,在激光态分子传能研究中首次实验证明了单一叁重态传能通道间存在量子干涉效应。
他心怀家国,从学生时代起就树立了科研报国的志向;他一心向党,72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几十年夙愿;他热衷科普,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他就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沙爷爷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沙国河。
心怀家国,研国之所需
进入北京石油学院学习后,沙国河一头扎进书海里发奋苦读起来,把心思全部用在学习上,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成了他学习生活的常态,大学期间,他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第一、二名。不仅如此,作为一名学化学的学生,沙国河还自学了物理课程,大大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
几年的熏陶培养,北京石油学院独特的精神文化气质塑造并深刻影响着沙国河,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红色基因已慢慢渗入他的血脉之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铮铮誓言也深深影响了沙国河此后的人生选择。
1957年,沙国河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当时全国建设都需要人才,出生在成都的沙国河完全可以回到老家“天府之国”四川,但他认为:“既然国家发出了号召,我就应该急国家之所急,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于是他积极报名,来到了滨城大连。作为北京石油学院人造石油系高材生,沙国河来到大连化物所,立即被安排攻克“水煤气合成石油”这一最紧要的课题。沙国河接受任务后,深感责任重大,立即全身心投入研究,很快取得可喜进展,有了初步成果。就在这时大庆发现了大油田,一下解决了全国性“油荒”,人工合成石油研究不需要再搞了,于是沙国河便准备将科研方向转向其他与石油相关的课题。
从“水煤气合成石油”到“研制火箭推进剂”、从“激波管化学动力学”到“微波吸收材料”、从“化学激光”到“分子反应动力学”,沙国河每一次转换的领域,都是国家当时最急需的科研方向。
进入一个新的科研领域意味着要从头学起,但沙国河每次都迎难而上,而且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绩斐然。他建立了我国首台化学激波管、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化学激光器、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干涉效应等,并荣获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国家级重要奖项。
一心向党,圆多年夙愿
沙国河从小受家人影响,一心想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满怀深情地谈及他的青年时代:“1950年我读高中二年级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响应号召参了军,其实我当时是很想继续念书的,但还是把国家的需要放在了第一位。直到战争缓和,我才又被部队保送上了大学。”
上世纪80年代,沙国河又一次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可不久,他便到德国一家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入党事情再次搁置。
1986年,在沙国河回国前,德国研究所极力挽留他,他拒绝了邀请:“我觉得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召唤重于一切。”
留学归国后,沙国河将全部精力倾注于科研事业。“回国后,我虽然没入党,但将精力全部用于科研,也算是为国家出力、为党出力。”
2006年,72岁的沙国河终于实现了几十年的夙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人这样问沙国河:“为什么72岁的年纪才想入党?”沙国河回答:“我觉得对照党员标准我是有差距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觉得现在好像差不多了,所以又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科普、助贫,播科学之种
沙国河在科研领域成绩斐然,然而,最令他自豪的,却是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1年,沙国河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小学生讲课。那是他第一次接触科普活动。活动中,他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们对科学的向往。此后,科普便成了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沙国河亲自设计实验,购买实验材料,搭建实验装置,希望通过自己的科普实验演示激发孩子对科学的热爱。目前,他亲自搭建的科普实验装置已达几十种,在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小学生科技中心设立了全国首家面向青少年的科普“院士工作站”,每周二和周四上午,他都会在科普工作站为中小学生做科普实验演示。
身边的人都劝他,年纪大了,能不能少讲几次课?沙国河却说,“我只要还能做得动,就会继续发挥余热,做更多的科普工作。”
除了科普,2005年至今,沙国河和其夫人还连续资助了多名贫困学生。
助学的念头源于2005年沙国河到乌鲁木齐参加学术年会时,与夫人了解到当地因家庭贫困失学、辍学的儿童很多,便提出每年捐助2000元用于支付5名新疆特困生的学杂费、书本费。此后十几年来资助不仅从未间断,金额也从最初的2000元逐渐增加到了现在的6000元。除了助学金,沙国河还很用心地为孩子们挑选、邮寄有教育意义的书籍。
同年10月,沙国河夫妇二人在回四川老家探亲时又资助了当地5名贫困学生。夫妇二人还两次前往四川贫困山区看望被资助的学生。当了解到一名受资助男孩的姐姐是聋哑儿童,已经12岁还未上学时,两位老人四处奔波,辗转成都雅安,终于为她找到合适的学校。
“是国家培养了我,所以我要回报国家。”如今这位耄耋之年的老院士,把他对国家的感激之情,都用在青少年培养工作上,依然不知疲倦地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奔波忙碌着。
(编辑 丁远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