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楷模”王启民谈科学家创新精神——初心 创新 匠心
发布时间:2020-11-27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者:王倍倍 | 浏览量:
11月16日,王启民校友回到母校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六十年一甲子,封尘的记忆回到1960年,还在北京石油学院读书的王启民,前往刚刚开发的大庆油田实习。当时,几万会战职工住地窨子、啃窝窝头,人拉肩扛、爬冰卧雪也要为国家找油,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使王启民激动不已。在铁人精神的感召下,一年后,23岁的王启民一毕业就毅然前往大庆。此后,中国油田技术开发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他坚定且刚毅的身影。
油田开发初期,国内没有大庆这类油田开发的经验。外国专家断言中国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开发如此复杂的油田,王启民偏不信邪,他说:“铁人王进喜说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我们一定要甩掉贫油帽子。”于是,便与伙伴写了一副大红对联贴在门上:莫看毛头小伙子,敢笑天下第一流,横批:闯将在此。他们还故意把对联中“闯”字里的“马”写得大大的,寓意是闯出自己的路,破了门框又何妨!
“毛主席是我的第一位老师”——在工作中用好实践论、矛盾论
“要深刻认识实践、认识的往复性,牢牢掌握这个辩证法。”有了毛泽东主席思想的正确指导,王启民不再惧怕失败,他认为,失败就是给成功积累经验,没有任何事业可以一蹴而就,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只有实践才有认识,错了有错的认识,对了有对的认识。”只有不断改进已有认识,才会“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巧”。这就是王启民在工作中坚守的实践论。“毛主席告诉我们,产生了矛盾要从事物内部去认识它,掌握它的规律去解决它”。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是很容易的,矛盾普遍性一调查就出来了,可解决问题,就要着手发现矛盾的特殊性,而这往往是十分隐蔽的,所以我们要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要认识到,矛盾普遍性是外部现象,矛盾特殊性是生动的内部现象。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王启民与同事们将理念融入工作实际中去,一步一步,稳扎稳打地“闯”出了大庆油田自主开发的道路。
然而,闯出去是一个艰难的承诺,需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世纪60年代,“温和注水”是国内外油田普遍采用的开采方式,但大庆油田注水仅3年,采收率就下降到5%,油田被水“淹”了一半,王启民受命查找解决办法。不久之后,他提出十分大胆的构想,对“温和注水”理论进行了颠覆。为了保证理论的正确性,王启民在一口已经废弃的油井上反复试验,终于,这口井日产量迅速回升。此后,应用新理论的一批油井成为百吨高产井。他认为:“光坐在办公室里搞理论不行,一定要到油田一线工作,才能把产量搞上去。”为了给油田全面提高采油速度提供实践依据,王启民和同事们捆起行李卷,住进了中区西部试验区。白天,他们带上干粮,到井上去调查,取资料;晚上进行分析比较,画油、水变化曲线,编写施工设计,常常工作到半夜。为了核准每一个数据,搞清地下油、水每一个微小的变化,王启民在地层的夹缝里、在油和水之间,整整干了10年。
进入70年代,随着油田开采程度的加深,地下情况不断发生变化,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了。1975年,主力油层产量下降,油井平均含水上升,这意味着油田的命运又一次面临兴旺与衰竭的考验。面对这一难题,王启民运用辩证思维方法,不断发现矛盾、利用矛盾、解决矛盾,克服困难。他和同事们穷十年之功,采集并分析了1000多万个数据,创出了“分层开采”的方法,不仅保持了试验区中含水期的高产稳产,同时,绘制出了大庆油田第一套试验区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饱和度图。研究了油、水的层间矛盾、平面矛盾、层内矛盾及其演变过程,揭示出了油田不同含水期开采的基本规律和稳产办法,创造出“分层开采,接替稳产”新模式,增加储量近10亿吨,为大庆油田“年产五千万,稳产十年”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要探索创新不要计划创新”——用科技推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所以在当前这个关键阶段,我们依旧要坚持科技创新,牢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关于科技创新,王启民的科研经历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生动的例子。他对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贡献生动诠释了什么是科技创新,如何科技创新,他对科技创新的践行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科学家精神。
关于科学家的创新精神,王启民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独特的诠释:
一是全面理解创新之“新”。王启民强调,要全面理解创新,首先要明白何为“新”?“新”就是那些教授不知道、院士不知道、国内不知道、国外也不知道的领域,这才是真正的“新”,是需要科学家去探索的。这也就是说,创新不是计划创新,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不是在一堆文献中搞创新,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的颠覆性创新,要“原创”,要有知识创新,既要产生新的概念,又要产生新的技术。
二是求真务实。既要求真又要务实,要将实效转化为生产力,因为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王启民反对“学而优则仕”的旧有观念,认为这种观点不利于我们的创新发展。如果搞创新只是为了追求升官发财,将会令人忽视科学知识本身蕴含的巨大力量。我们应谨记,在追求创新的路上始终坚持求真务实。
三是接受理性的批判。在创新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反对者”的意见,“反对者”就是你的老师。王启民指出:“要向反对者学习,就一定要追问清楚人家反对的具体问题。把具体问题解决掉,这就能迈向成功。”王启民表示,自己的智慧就是从反对者中来的,“那个时候,外国人根本不相信我们能把大庆油田‘拿下来’,会战大军靠的是拼命的闯劲和科学的态度”。
王启民正是在“反对者”的声音中,坚持科技创新理念。80年代初,大庆在稳产10年后,逐步进入高含水期,油层里的水越来越多,油却越来越少,很多人认为,大庆油田已经走到了尽头。王启民却瞄准了在国内外含油量被戏称为“只够炒菜用的”厚度只有0.5米的表外储层,这是国内外公认的“不能开采的禁区”。历经7年反复实践,通过对1500多口井地质解剖、分析,他成功摸索出一套“薄差层”开发技术。这项技术使大庆油田新增地质储量7亿多吨、可采储量2亿吨,相当于又找到了一个大油田。
“下死功夫,练杀手锏”——新时代要发扬工匠精神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报告中所提的“工匠精神”,包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这四个方面在王启民的身上,闪烁着新时代的光芒。
“做事一定要把它上升到事业,把事业做成一生的事业。”王启民认为,在事业的成长过程中,就是“用脑,用心,最后变成行动”。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要使之成为自己终身的课题去奋斗。而在这条道路上,干扰总是特别多。面对名利的纷扰,“持之以恒是很难做到的”。想做成事,就要做实,并将其逐渐养成习惯。在实践中反复磨炼,扛住无数次失败,认真总结经验,才能练成自己的杀手锏,这也正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工匠精神”。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庆油田主力油层含水超过90%。王启民再一次坐不住了,带队开展“稳油控水”技术攻关,经过无数次艰苦实验,终于使3年含水上升不超过1%。到2002年,大庆油田实现了连续27年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高产稳产。
步入新世纪,他虽然已年过花甲,但百年油田的宏伟蓝图令人壮心不已,激发他继续投身建设实践。他曾多次到北京、上海的高等院校和化学助剂厂“借脑引智”,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攻关,一种适合油田地下条件的超高分子量、抗污水能力强的聚合物投入使用。应用后,主力油层提高采收率16.52个百分点,试验区中心井含水下降41.4个百分点,实现经济效益近3亿元,使大庆油田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新技术应用油田,形成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如今,早已退休的王启民还坚持到办公室。“退而不休”的他又开展起新能源技术研究。“我虽然岗位退了,但有责任为年轻科研人员成长当好人梯。”王启民说。对于经手的技术报告,他关注到小小的标点符号,总是习惯用铅笔在报告上标注。“这是平等探讨。”王启民表示,如果有不同看法,可以随时改过来。数十年来,不论是搞研究,还是做工作,他始终细致入微、反复实践,伟大的工匠精神在王启民的身上有着深刻体现。
“小我融入大我”——为祖国奉献一生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吃苦就是最基本的准备。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这是“新时期铁人”的宣言。王启民常说:“老铁人是艰苦创业,我们科技工作者要艰苦创新。”带着自发的使命感,在油田开发初期,粮食定量低,王启民与同事们饿了就煮几块白菜叶子蘸上大酱充饥,困了就趴在桌子上打个盹儿。夏天,蚊虫成群,一巴掌下去,满手是血点。冬季,帐篷里结满了冰溜,冻得人直打冷颤。“刚到大庆实习期间,没有房子,我们就在油井旁边盖起了‘干打垒’。早上醒来,身底下的垫子都是湿的。那时候年轻啊,也不在乎什么,不知不觉患上了风湿病。”王启民笑着回忆当年。
科研攻关无止境,挑战极限无禁区。由于条件恶劣,加上过度劳累,他的风湿病越来越重,疼痛难忍,手指头也不听使唤,连鞋带都系不上。长期高强度野外作业、冰雪严寒,让王启民这个曾经的国家三级运动员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强直性脊椎炎,终身难以治愈。现在,王老走路总是哈着腰,然而他没有过多地考虑自己的病情,而是更加珍惜时间。
今年7月1日,建党99周年,在油田总医院做白内障手术的王启民术后没多久便要离院回家,“我今年84岁了,更得抓紧时间,为我国的石油事业,为党和国家发挥余热”。王启民总说,黑龙江有两大宝,一是中国的粮仓,二就是大庆的油田,党中央对这片黑土很重视。“新能源”目前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他想早日使之变为现实。在医生的再三劝说下,王启民才勉强留观两个小时。临走前,王启民寄语油田总医院医护人员:“一生一心做一件事,为党为人民奋斗。”
“上台英雄,下台群众”——人民楷模之风范
2019年9月29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王启民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他颁授了国家荣誉称号奖章。五十多年来,王启民先后主持了8项重大开发试验任务,参加了40多项科研攻关课题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开发规划编制研究等工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九五’中国十大科技奖”、“国家科技成果特等奖”等19项奖励。
众多荣誉和奖励并没有让王启民心生骄傲之气,反而一再强调“荣誉属于大家,属于整个大庆油田。”王启民认为,“当上英雄,报上宣传了,杂志刊登了,实际上就是让大家学习我的优点,大家学习王启民,我也学习王启民”。在谈话中,他不止一次提到,自己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劳动群众。“一定要有平常心,做平常事,不能辜负党对你的信任,群众对你的信任。”铁人精神是永恒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愈显其风华。今天的铁人王启民和昔日的铁人王进喜尽管经历上有许多不同,但他们又有一个最根本的相同之处:都是怀着一腔报国宏愿,赤胆忠诚,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终生拼搏,无私奉献。
(编辑 刘晓玉)